11月3日,隨著“醫藥行業環保設施開放試點單位”牌匾的揭開,揚子江藥業集團在全國醫藥行業中率先向公眾敞開環保大門,此舉標志著我國制藥企業環境治理正式邁入“透明化”新階段。本次活動由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江蘇省生態環境廳與揚子江藥業集團聯合舉辦,為行業綠色轉型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樣本。
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黨委書記、主任閆世東在活動中表示,推動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是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重要舉措。他指出,揚子江藥業集團此舉充分體現了企業的環境自信與責任擔當,為全國醫藥企業樹立了標桿。

“醫藥健康關乎人民福祉,綠水青山是幸福生活的根基。”揚子江藥業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企業始終將生態環境保護融入發展血脈。此次主動揭開制藥企業環保工作的“神秘面紗”,旨在讓“綠色生產”可感可知,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增強公眾對行業的信任。
活動現場,視頻連線實時展示了揚子江藥業集團分布在全國多地的環保設施運行實況。從可減排二噁英的蓄熱式焚燒爐(RTO),到年均發電320萬度的分布式光伏項目,再到COD去除率達90%的綜合廢水處理站、年減碳5.24萬噸的沼氣資源化利用項目,一系列扎實數據和實景展示,全面呈現了企業在全鏈條環保治理上的硬實力。
在實地觀摩環節,參觀人員走進污水處理站、危廢庫、環保主題宣教館等功能區域。在污水站出口處,顯示經“水解-好氧”工藝處理后的COD濃度穩定低于150mg/L,遠優于排放標準;危廢庫內,270平方米的甲類標準庫區,各類危險廢物分類存放,安全防護設施規范齊全,直觀展現了企業“源頭預防、過程控制、末端治理”的全過程污染防控模式。
作為江蘇省醫藥行業首家“無廢集團”試點,揚子江藥業集團持續深化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實踐,推進“全員低碳行動”、中藥材生態種植等創新實踐,每年向社會公開披露環境信息,致力于實現經濟效益、環境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目前,揚子江藥業集團已擁有8家國家級綠色工廠,3家國家級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
據悉,此次環保設施集中開放不僅開創了醫藥行業先河,更探索形成了“政府引導、企業擔當、公眾參與”的環境治理新機制。生態環境部、江蘇省、泰州市各級領導,醫藥行業企業家代表、周邊群眾及媒體記者等共同參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