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美國核聚變能源擴展委員會(Commission on the Scaling of Fusion Energy)發布最新報告《Fusion Forward:Power America’s Future》(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在全球碳中和目標與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的背景下,核聚變作為終極清潔能源,正成為國際能源競爭的新焦點。早在今年2月,該委員會已發布初步報告《Fusion Energy:Enabling 21st Century American Dominance》,意在呼吁美國政府加速核聚變能源商業化,以維持其在21世紀的全球技術領導地位和能源主導權。
本次報告進一步提出,隨著AI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對“穩定能源發電技術”的需求持續增長,聚變能源有望在未來十年內,與先進核反應堆、地熱能等新型能源一道,滿足快速擴張的電力需求。同時,核聚變商業化還將降低終端消費者的能源成本,從而推動經濟持續發展。
美國對中國聚變領域的關注不止于報告層面。2025年9月18日,美國眾議院科學、太空與技術委員會能源小組委員會召開了“點燃美國能源未來:聚變發電的前景與進展”聽證會。委員會主席Brian Babin直言,中國在聚變領域的快速進展對美國的技術領導地位構成了直接挑戰,他特別提到“中國還計劃在2030年前實現首座聚變-裂變混合電站并網發電”,并指出“率先實現聚變能商業化的國家,很可能將制定未來數十年影響全球行業的技術標準、供應鏈體系與產業框架”。
星火一號:技術領先、進度明確的聚變示范標桿
在聚焦全球聚變競爭格局時,報告特別提及中國在核聚變領域的快速布局與重大項目建設,其中位于南昌瑤湖科學島的“星火一號”項目因技術優勢顯著、進度規劃明確,成為重點關注對象之一。當前,我國正通過一系列大規?;A設施項目加速實現聚變目標,除“星火一號”外,還包括合肥緊湊型聚變能實驗裝置(BEST)、中國聚變工程實驗堆(CFETR)及綿陽激光核聚變研究設施。
作為我國聚變領域的核心示范項目,“星火一號”由江西聚變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投資建設——該公司由江西省電子集團與聯創光電核心參股公司聯創超導等投資方共同組建。項目基于高溫超導托卡馬克裝置的聚變-裂變混合堆,其設計總功率達300MW,目標實現100MW級并網發電。按照最新計劃,“星火一號”將在2030年底完成裝置建設,2031年實現演示發電,并力爭在江西發出“全球核聚變第一度電”。
國內多聚變項目協同:多技術路線并行推進的全國布局
在我國聚變能源發展體系中,安徽合肥、四川綿陽等地的重點項目與“星火一號”功能互補、路線協同,共同構建起多技術方向并行推進的格局。
其中,合肥的燃燒等離子體物理實驗裝置(BEST)采用緊湊高場超導托卡馬克技術路線,融合高性能超導磁體、氘氚聚變燃料等關鍵技術,設計能量增益系數為1–5。今年10月1日,該裝置主機關鍵部件——杜瓦底座研制成功并完成交付,項目主體工程建設步入新階段。
與之協同推進的中國聚變工程實驗堆(CFETR)位于同一園區,目標實現1GW級聚變功率輸出,未來將成為中國聚變電站的工程化驗證平臺。根據規劃,CFETR預計在2030年代建成投運,為后續聚變能商業化提供系統性工程支撐。
聯創超導:為“星火一號”筑牢核心技術支撐
在核聚變領域,磁體是無可替代的“命脈部件”——既是成本占比最高的核心組件,也是研發難度最大的技術關卡,其性能優劣更直接決定著聚變功率形成的最關鍵技術指標。我國主要聚變項目均采用托卡馬克裝置,該類裝置的運行依賴強磁場約束等離子體。然而,單根超導帶材難以滿足高場需求,需要研發團隊在纜線與導體結構上持續創新。作為我國少數具備超導磁體全鏈條研發能力的企業,聯創超導正是攻克這一核心環節三大難題的關鍵力量,已在聚變磁體領域取得多項突破性成果。
聯創超導的技術突破兼具“唯一性”與“領先性”,其先后完成REBCO集束纜線及高溫超導磁體設計:2023年8月成功研制出國際首根百米級大電流高溫超導纜線;2024年4月,該纜線順利應用于D型超導線圈制造,標志著其已具備為緊湊型聚變堆提供大口徑高場磁體的能力;2025年1月,又完成國內首個基于高溫超導纜線的D型線圈20K溫區低溫實驗。該線圈采用REBCO材料,并創新引入集束纜線制備方式,具備冷卻效率高、帶材利用率高及運行穩定性強等顯著優勢。
在具體項目推進中,聯創超導已完成“星火一號”總體電磁與結構參數設計。公司突破了百米級大電流子纜制造、堆疊型與繞包型導體短樣全流程工藝,并完成低溫載流性能測試。同時,自主開發技術驗證所需生產裝備,建成液氮溫區15kA大電流導體電磁-力學特性測試平臺,為后續大規模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隨著聚變裝置建設加速推進與關鍵超導材料技術不斷突破,中國正從科研階段邁向工程驗證與應用示范階段。在此過程中,聯創超導作為核心技術支撐企業,不僅為我國聚變堆超導磁體提供關鍵裝備和技術保障,也將在未來可控核聚變產業鏈中發揮關鍵作用;隨著技術成熟與項目落地,有望占據市場領先位置,推動核聚變商業化與清潔能源轉型。未來,“星火一號”的穩步推進,將進一步加速我國聚變能源商業化進程,助力提升國際能源競爭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