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濰坊市農業空間規模大,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000萬畝左右。秋糧產量是全年糧食生產的基石,能否豐產豐收關乎糧食安全大局。中國人壽財險山東省分公司針對秋糧生產周期長,容易受自然災害、病蟲害侵襲和價格波動影響的情況,提前布局,組織所轄濰坊市分支機構在開展好災害查勘理賠服務的同時,精準配置風險防范資源和增收渠道,通過對承保區域內作物進行全周期風險管護服務、聘請農業專家指導病蟲害防治、推廣高標準農田設施保險、配套開辦商業性系列秋糧補充保險等形式,救災理賠、風險減量和創新護航多措并舉,為穩定秋糧生產、幫助農民增收提供有力保障。

防災與理賠雙措并舉
當前,距離秋糧大面積收獲還有二三十天,各地正因地制宜加強田管,全力奪取秋糧豐收。在諸城市舜王街道因暴風雨倒伏的玉米地里,中國人壽財險山東省濰坊市諸城支公司經理張永勝與諸城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馮木彩正在查看災情,商討下一步的補救措施。馮木彩告訴記者:今年玉米出苗至生長到喇叭口期,諸城市部分地區受干旱和高溫天氣雙重影響,玉米出穗較晚,生長發育不良。中國人壽財險雙管齊下,一方面利用“空天地”一體化衛星遙感技術對承保的27.9萬畝玉米進行長勢情況監測,對受災地塊利用無人機技術加快理賠查勘效率,一方面聯合農技人員開展抗旱防災技術指導,通過加強田間管理減少災害影響,使焦慮不已的受災農戶吃了“定心丸”。

目前,濰坊市的秋糧已進入灌漿成熟關鍵期,既是病蟲害多發重發期,也是實施“一噴多促”穩產增產技術的窗口期。據中國人壽財險山東省濰坊市中心支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各級機構轉變傳統工作方式,變災后減產賠償為災前“風險減量”,配合農業部門制定抗災救災減災奪秋糧豐收工作方案。結合承保區域玉米的生長情況和土壤墑情,中國人壽財險山東省濰坊市中心支公司主動配合農技部門利用發放田管明白紙、聘請農技專家現場指導等方式,因地制宜指導農民進行“一噴多促”,降低和減少后期倒伏風險。

昌邑市聚焦主要糧食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大力開展單產提升萬畝引領片、千畝引領方建設。中國人壽財險山東省濰坊市昌邑支公司協助昌邑市農業農村局舉辦了主糧作物單產提升高產競賽,這是該公司連續三年參與該項競賽活動。通過參與此項活動,深入推進良地、良種、良機、良技、良策“五良”融合,促進糧食均衡增產。“與中國人壽財險等單位聯合舉辦糧食高產競賽,創建了一批高產示范田,表彰了一批種糧能手和高產典型,激發了農戶會種糧、種好糧,提單產、創高產的積極性,帶動了全市糧食大面積單產提升。”昌邑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閆文志介紹說。
賦能與保障雙管齊下
中國人壽財險山東省所屬濰坊市中心支公司加強與黑龍江新綜等科技公司合作,在玉米生命周期進行四次種植分布遙感監測和長勢及災害情況監測,利用高分辨率遙感影像技術獲取受災區域遙感影像,對比分析歷史同期數據,重點跟蹤和監測長勢較差地區,形成作物長勢監測報告,通過數據共享,聯合農業部門指導農戶做好防災減損和田間管理工作。

在高密市大牟家鎮蔡家村村委辦公室,中國人壽財險山東省濰坊市高密支公司相關負責人正在組織種植戶進行玉米種植地塊承保、理賠“雙精準”衛星遙感落圖工作。利用高精度遙感測繪與數字化手段,建立可視化地圖,將農戶承保地塊信息與種植作物精準匹配,徹底解決地塊邊界模糊、信息不對稱等問題。目前整個濰坊市承保區域內100畝以上種植大戶衛星遙感落圖工作已全面推進,其他農戶也將于年內完成,其不僅為探索“保險+科技+農戶”的新型服務模式提供了實踐樣本,也將顯著提升農業保險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在濰坊市臨朐縣辛寨鎮,中國人壽財險山東省濰坊市臨朐支公司工作人員正在對承保的高標準農田及其設施進行巡檢,確保秋糧作物旱能澆、澇能排。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由于高標準農田建設及工程設施多置于戶外,具有閑置期長、容易損毀或丟失的特點,限制了其應有作用的發揮。為此,今年春天他們主承了臨朐縣4.7萬畝高標準農田及設施,擔負起財產險、盜搶險、機損險等全面風險保障,三年累計承擔風險責任1.68億元。前期秋糧作物遇到干旱天氣,該公司提供全天候報案和管護服務,確保所有抗旱設施安全無故障運行,保障了抗旱保苗的順利進行。
政策與商業雙輪驅動
今年,中國人壽財險山東省分公司在濰坊市共承保諸城、高密、壽光、昌邑、昌樂、臨朐等6個縣市的政策性秋糧完全成本保險67.45萬畝,承擔風險保障6.4億元,基本解決了承保區域內主糧作物因自然災害、病蟲害造成的化肥、種子和土地、人工等成本損失。

中國人壽財險山東省濰坊市壽光支公司今年承保玉米政策性保險10.95萬畝,其中3.7萬畝按照濰坊市財政局、農業農村局及金融監管分局的要求,遵照農戶意愿升級為政策性玉米收入保險。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政策性玉米收入保險較完全成本保險每畝保額由950元提高到1000元,有效擴大了農戶特別是種糧大戶的保障程度,保障方式初步實現由保產量向保收入轉變。
進入9月份以來,中國人壽財險山東省分公司在濰坊6家具有政策性農險承保資質的支公司員工異常忙碌,他們頂著三四十度的高溫走村串戶,宣傳動員秋糧種植戶投保由農戶自己出資的玉米商業保險。

近年來土地流轉等種植成本明顯提高,政策性秋糧作物保險保障程度不能全部涵蓋種植成本的情況逐步顯現,與秋糧作物的實際市場價值更是有數百元的差距。為此,公司今年先后推出玉米保額補充保險、玉米產量保險、玉米綜合氣象指數保險等系列商業性附加保險產品,在政策性和商業性保險總金額不高于玉米市場價值的前提下,由農戶自行選擇合適的商業保險投保,彌補了政策性保險與農戶對實際收入預期的差距。
“‘政策+商業’保險雙輪驅動,構建起多層次、全流程的秋糧作物風險保障體系,真正化解了秋糧‘增產不增收’的矛盾,保護和調動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中國人壽財險山東省濰坊市中心支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張名磊 馬瑞村 崔廣勛)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