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提升社會公眾金融素養,筑牢金融安全防線,在全國金融教育宣傳周期間,中國人壽財險浙江省分公司圍繞“保障金融權益,助力美好生活”主題,創新宣傳形式、拓寬覆蓋范圍,從特定領域、特殊群體、特有渠道三大維度精準發力,開展了一系列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金融宣傳活動,線上線下累計觸達群眾超980萬人次,贏得社會各界廣泛好評。
聚焦特定領域:多措并舉傳遞金融知識
針對企業、鄉村、商圈、校園等重點區域的風險保障需求,公司組建專業宣傳團隊,深入一線通過多元化形式將專業金融知識與安全服務送到群眾身邊。
進企業:定制防災減災“體檢”方案。宣傳團隊走進制造業、物流業等重點企業,通過“一對一訪談+現場勘查”模式,為企業梳理生產環節中的火災、貨物運輸、設備故障等風險點。在溫州,面對活躍的民營經濟與小微企業集群,公司宣傳隊在樂清、永嘉等組織開展“金融宣傳進車間”活動,重點講解企業財產險、安全生產責任險,現場解答企業關于保險理賠流程、風險防控措施的疑問,為溫商創新創業保駕護航。在制造之都的臺州,公司宣傳隊前往吉利汽車產業園、模具產業集聚區等地開展金融宣傳進企業活動,走進生產廠房車間開展金融知識宣傳。
進鄉村:將金融知識送到田間地頭。湖州中心支公司在安吉余村、莫干山等地開展了“綠色保險伴我行”生態環保主題活動,向村民、游客普及金融知識,提升公眾對綠色金融的了解。在臺州,公司“助農宣講團”深入三門、天臺等縣域的田間地頭,用臺州方言開設“田埂微課堂”,通過詐騙案例情景劇、真假保單對比圖等形式,為農戶講解非法集資識別技巧及農業保險理賠流程。在南孔圣地衢州,公司建立了“金融服務站”,并在美麗鄉村特色種植養殖基地設立“田間地頭金融課堂”,面向家庭農場、合作社、農戶,講解政策性農業保險,防范電信網絡詐騙,非法集資等知識,將金融服務送到農民手中。面向海島風情,舟山中心支公司開展金融宣傳進漁鄉活動,在沈家門漁港、普陀山景區等地舉辦“平安漁鄉·暢游仙島”保險宣傳周,向漁民講解漁業農險保險、船舶險,向游客普及旅游意外險,開展寓教于樂的互動活動。

(臺州三門縣支公司助農宣講團“田埂微課堂”)
駐商圈,引導理性金融觀念。全省各級宣傳隊走進城市商圈,設置咨詢臺向過往人群、商戶發放宣傳手冊,普及防范金融詐騙知識。在“世界小商品之都”義烏,公司重點針對外貿商戶、電商從業者開展金融宣傳活動。金華與義烏中心支公司在義烏國際商貿城、永康五金城等市場高流量區域,開設“商貿物流金融驛站”,通過多語言宣傳折頁、現場咨詢、短視頻案例等形式,向外貿商戶、電商從業者、快遞員普及進出口信用險、跨境電商險、貨運險等知識,為暢通貿易提供風險支持。在嘉興,公司聚焦寫字樓白領群體,在南湖區綠地都會中心大堂開展反詐漫畫展、企業定制講座,重點解析虛假投資理財、釣魚網站等高發詐騙手段,特別設置“二維碼陷阱測試”互動環節,模擬刷單返利、冒充領導轉賬等8類職場常見騙局,體驗完整詐騙鏈路并獲取防范指南。

(義烏中支宣講團在義烏國際商貿城向商戶普及金融知識)
進校園,填補校園群體金融知識盲區。公司各級機構走進校園,針對2025級新生開展“青春守護計劃”金融知識宣教活動。杭州、衢州、義烏中支宣講隊走進浙江體育職業技術學院、衢州中專、義烏工商學院外語外貿學院等,以“案例情景劇+套路拆解”形式,聚焦校園貸、刷單兼職騙局等大學生高頻風險場景,模擬真實案例,以互動問答引導學生辨識詐騙話術,結合《反電信網絡詐騙法》普及個人信息保護技巧,強調“不輕信、不轉賬、不泄露”的反詐三原則 。活動累計發放手冊500余份,覆蓋新生超800人,據悉,全省各機構已與20多所學校建立“金融宣教基地”筑牢校園金融安全防線。

(杭州中支宣講團在浙江體育職業技術學院開展“青春守護計劃”金融知識宣教活動)
聚焦特殊群體,筑牢民生服務保障防線
針對外商、老年人、殘障人士等特殊群體的認知特點和需求差異,公司推出“靶向式”宣傳服務,切實提升特殊群體的金融風險防范意識和能力。
服務外籍商客:搭建多語言溝通橋梁。義烏中心支公司特別組建了一支由外語專業人員、涉外業務骨干組成的專項宣傳小組,走進義烏商貿城,創新開展“咖啡香里的金融課”涉外宣傳活動,在濱江國際社區咖啡館為30余名外籍客商開設雙語講堂。宣傳員通過情景劇演繹跨境保險詐騙套路,發放宣傳手冊,重點講解國際貿易信用險投保、跨境電商賬戶安全等實用知識,以柔性宣教助力外籍人士筑牢風險防火墻,展現國際化保險服務新溫度。

(義烏中支宣講員在濱江國際社區咖啡館向外籍客商宣傳金融反詐知識)
關愛老人:打造“家門口”的防詐課堂。公司認真落實“銀齡守護”計劃,打通農村金融宣教“最后一公里”。活動期間,公司共開展42場“銀齡守護”金融宣傳活動。聯合社區居委會、老年大學,在社區活動中心、老年活動室開展“防范金融詐騙,守護養老錢袋”主題講座。紹興中心支公司組建方言宣講隊,在嶺下村文化禮堂、型塘村農貿市場開展沉浸式反詐宣教。宣講員用地道紹興話演繹“保健品回購騙局”“養老保險金詐騙”等典型案例,在文化禮堂模擬“高息理財推介會”場景,邀請村民現場拆解“保本高收益”的話術陷阱。72歲的王阿姨表示“用土話講騙局,比電視里專家說得更明白!”。

(紹興中支方言宣講隊向嶺下村文化禮堂老人開展反詐宣教)
幫扶殘障人士:提供“無障礙”宣傳服務。在公司各級機構網點,為視力障礙人士提供盲文版宣傳手冊和語音講解服務,為聽力障礙人士安排手語志愿者現場翻譯,講解殘障人士專屬保險產品、意外保險理賠流程、防范電信詐騙等內容。在杭州西湖區支公司的“綠色窗口”,接待了一位聽力障礙人士,面對信息獲取難、溝通不暢等問題,通過電子屏幕文字交流、便捷打字設備輔助,以及客服人員全程耐心配合,切實落實“無聲”柜面服務,順利完成業務辦理。
擁抱新市民:開辟全新服務通道。公司為外賣騎手、快遞小哥等群體開通保險服務快速通道。9月份,就為1000多名網約車司機發送了“致廣大網約車駕駛員的告知函”,提醒市面上出現假保單風險,為1136位出險未結案的車險客戶發送反詐提示短信。
聚焦特有渠道:打造特色宣傳服務矩陣
依托中國人壽特有的多維度宣傳矩陣,融合地域文化特色,打造線上線下“多平臺聯動、全時段傳播”的立體宣傳矩陣,讓金融知識觸達更廣泛的社會群體。
依托自媒體渠道:精準推送專題內容。依托公司自媒體平臺,在官方微信公眾號開設“金融宣傳周”專欄,圍繞“防災減災小知識”“做金融明白人”“金融防詐指南”等主題,專門編寫并推送28期推文。針對年輕群體喜好,制作推出17期“短平快”的科普視頻,其中,《非營運車輛變營運 保險也得跟著變》、《私改車輛使用性質,車輛保險遭殃》被監管選中并在行業內推送。
協同融媒體資源:構建多元化傳播生態。為擴大金融知識宣傳覆蓋面與影響力,公司積極聯動融媒體矩陣,攜手浙江交通、溫州溫度、紹興金融界、愛義烏等多家地方權威媒體,圍繞金融知識普及主題開展深度合作。活動周期間,通過專題報道、案例解讀、科普專欄等多元形式,累計產出并發布28篇媒體內容,形成“地方媒體聯動+多渠道傳播”的宣傳合力,有效提升宣傳滲透力與群眾認知度。
深耕地域文化:特色宣傳服務矩陣。全省系統各級機構深入挖掘本地文化特色,通過文化傳承與金融服務的創新相融合,開展一系列富有地域特色的金融宣傳活動。在紹興,公司在魯迅故居開展“守護文脈·保險相隨”主題活動。面向古鎮商戶、非遺傳承人、文旅投資者,宣傳公眾責任險、旅游意外險等將金融知識融入文化體驗。在麗水,創新打造“非遺廚房”金融教育場景,組織畬漢群眾共同制作烏米飯、黃米粿等傳統美食,巧妙將防范套路貸、代理退保等知識點融入灶臺對話,通過“糍粑捶打演示非法集資擊鼓傳花”“蒸籠分層類比保險欺詐多重套路”等形象化講解,使少數民族同胞在炊煙裊裊間掌握金融安全要領。

(麗水中支開展“非遺廚房”金融教育活動)
此次金融宣傳周活動,中國人壽財險浙江省分公司通過“線下精準觸達+線上廣泛傳播”全員全鏈參與模式,實現了金融知識宣傳的全方位、多層次覆蓋。下一步,公司將持續深化金融教育宣傳工作,把金融知識普及與日常服務相結合,不斷聚焦重點、創新形式、拓展領域,切實履行金融企業社會責任,為構建安全、穩定、健康的金融環境貢獻國壽力量。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