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營商環境是縣域發展的軟實力和競爭力,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強省會、當先鋒"號角已經吹響,開放的瀏陽致力打造頂格服務、頂真支持、頂誠護航的一流營商環境。即日起,瀏陽市優化營商環境協調事務中心聯合瀏陽日報開設"營商環境當先鋒"欄目,聚力營造"最方便"的服務環境、"最賺錢"的投資環境、"最安全"的創業環境、"最親清"的政商環境,生動展示"營商福地看瀏陽"升級版典型案例,助推瀏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營商就是贏未來。市場主體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市場主體的活力則是營商環境的晴雨表。過去一年,瀏陽新增市場主體2.1萬戶,全市市場主體總量突破13萬戶,新增規模工業企業44家、省級以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7家,A股上市企業增至9家,規模工業企業、省級以上小巨人企業、上市企業總數均排名全省縣(市)第一……瀏陽連續三年上榜國際化高質量發展環境建設標桿縣(市),蟬聯“最具投資吸引力縣(市)”。
這些成績的獲得,離不開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像善待親人一樣善待轄區企業,像呵護眼睛一樣呵護營商環境,像兌現軍令狀一樣兌現政府承諾。“做到無事不擾、無時不在、無微不至,打造頂格服務、頂真支持、頂誠護航的一流營商環境。”2021年12月25日,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上,長沙市委常委、瀏陽市委書記朱東鐵話語鏗鏘。
瀏陽市融媒體中心記者周旺
頂格服務
激活市場發展“滿盤棋”
“王博士,有件事情想請您幫忙參謀,現在公司急需資金……”近日,湖南富櫳新材料股份公司董事長鄭日升向市金融事務中心副主任王余生傾訴企業發展難題,兩人促膝長談,謀求最佳解決辦法。
今年,市金融事務中心在湖南富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長沙愛達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促企上市博士服務站。
“在促企上市博士服務站的推動下,我們公司引進了股權投資1000萬元,解了燃眉之急。我們還招聘了2名高管,解決管理層人員緊缺問題;成功申報了長沙市上市后備企業和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認定……部門用貼心、優質、便利的服務解決公司‘急難愁盼’問題,企業發展更有信心。”鄭日升為瀏陽的營商環境點贊。
“打造頂格服務的營商環境就是堅持企業至上,用‘無事不擾、無時不在、無微不至’的工作理念、‘馬上就辦、就近快辦、辦就辦好’的工作舉措、‘訂單式服務’和‘政企面對面、服務一對一、溝通零距離’等服務方式,真心實意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市優化營商環境協調事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
瀏陽堅持全過程、全方位、全生命周期服務企業發展,用營商“軟環境”催生發展“加速度”。
過去一年,瀏陽始終堅持培育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持續推進“一件事一次辦”“最多跑一次”改革,開發“營商福地看瀏陽”政企綜合服務小程序,探索推行“24小時不打烊”政務服務,深入推進“五零”城市建設,在全省首創“政銀全域通”“三集審批”“并聯預審、即時辦理”“準入即準營、拿地即開工、交房即交證”等改革試點,在全省先行先試政務服務“跨省通辦、一次辦成”,與42個縣(市、區)簽訂“跨省通辦”協議,讓數據跑路代替群眾跑腿,“營商福地看瀏陽”向注重市場主體感受和法治化的“4.0時代”邁進。
頂真支持
打好紓困增效“主動仗”
服務好不好,營商環境優不優,企業家和群眾最有發言權。
“從項目簽約到開工建設,僅花了一個半月,所有環節沒有跑重復路。”中康信達全球醫療科技展示交易中心項目高效落地,項目負責人柴博不禁感慨道。
這是瀏陽聚焦項目落地全程專班跟進服務,堅持“不叫不到、隨叫隨到、服務周到、說到做到”的生動寫照。
“打造頂真支持的營商環境就是堅持效率至上,即做到‘簡便快’,堅決落實涉企政策,讓企業盡享政策優惠。”市優化營商環境協調事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說。
優良的營商環境不僅能吸引企業來,更能讓企業發展得好。瀏陽發布《關于公布瀏陽市“紓困增效”助企十條措施的通知》《瀏陽市優化營商環境促進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瀏陽市勇當“強省會”戰略開路先鋒推進產業發展“千百十”工程實施方案》等,以“硬舉措”為企業紓困增效,用“頂真支持”給企業帶來“真金白銀”。
“得益于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政策,僅環保技術研發這一項次就預計能少繳納40多萬元的企業所得稅,瀏陽這是在用真金白銀支持科技創新。”瀏陽市東信煙花集團有限公司財務部長江家資說。
緩稅政策出臺后,市稅務局通過遠程連線、上門輔導、微信推送等多種方式開展“滴灌式”宣傳輔導,開通了緩繳“綠色通道”,實施精準服務,以高效優質服務助推政策紅利精準落地,確保稅惠應享盡享。
營商環境優無止境,瀏陽幫扶企業的決心和行動遠不止于此。2021年11月5日起,瀏陽在全市集中開展為期100天的“紓困增效·千企幫扶”行動,818名干部幫扶千家企業。開展行動期間,1000家受幫扶企業共反映問題665個,走訪幫扶階段解決問題325個,第一批交辦解決270個,第二批交辦解決21個,辦結率達92.6%。2021年,幫助企業爭取扶持資金1.8億元、減稅降費7.3億元。
頂誠護航
提升法治環境“牽引力”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近日,市人民法院在淮川街道朝陽社區設立巡回法庭,成功調解了一起培訓類糾紛。經過法官和專職調解員的耐心調解,某培訓機構負責人與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近百名市民全部拿到退款。
前不久,最高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作為全省唯一一家基層法院,瀏陽市人民法院通過遠程視頻介紹訴源治理工作經驗。目前,市人民法院已通過調解平臺調解糾紛2萬余件,民商事案件數量連續兩年保持負增長,營商環境更加清朗。
“打造頂誠護航的營商環境就是堅持法治至上,保障企業家、群眾合法權益,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市優化營商環境協調事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瀏陽用法治之手為各類市場主體架起了一張“防護網”,讓企業經營更有安全感,市場活力更充盈。
此外,知識產權保護也是促進經濟發展的第一生產力,不僅能為企業帶來巨大經濟效益,還能增強經濟實力。
“在各個部門單位的指導與幫助下,我們抵押了1項發明專利、10項實用新型專利。不到一周,瀏陽農商銀行的貸款就下來了。”談及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瀏陽市康明木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汪宏偉直言十分順利。當前企業1萬多平方米的新建廠房已基本竣工,為今年的生產銷售夯實了硬件基礎。2021年,瀏陽在全省縣級市率先成立湖南知識產權綜合服務(瀏陽)分中心,在18個鄉鎮(街道)設立知識產權糾紛調解室,構建了“基礎服務+定制服務”“線上平臺+分中心+服務機構”的全方位服務網絡體系,實現知識產權公共服務便利化,打造企業家權益保護“升級版”。
市優化營商環境協調事務中心黨組書記李中秋表示,中心將繼續對標對表,履職盡責,致力打造頂格服務、頂真支持、頂誠護航的一流營商環境,為實施“強省會”戰略、“挺進前五強,加快建成‘兩個中心’,全面建設現代化新瀏陽”提供最優營商環境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