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提出"實施'強省會'戰略";12月,瀏陽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勇當"強省會"戰略開路先鋒。今年2月7日,春節后第一個工作日,瀏陽35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強省會當先鋒"推動瀏陽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召開;2月底召開的瀏陽市"兩會"上,"強省會當先鋒"再度成為熱詞。全市黨員干部紛紛表示,要緊緊圍繞"挺進前五強,加快建成'兩個中心'、全面建設現代化新瀏陽"目標,勇當"強省會"戰略--
瀏陽市融媒體中心記者龍章平劉志光
萬山磅礴,主峰高方顯巍峨之勢。
群雁高飛,頭雁強才可飛越千里。
三軍出動,先鋒勇必能克敵制勝。
從2月7日新春上班第一天,瀏陽35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到龍頭企業藍思科技搶抓春時,開足馬力廣招工、忙生產,沖刺“開門紅”;到代表委員熱議、建言“強省會當先鋒”;再到縣處級以上領導及鄉科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題讀書班上,長沙市委常委、瀏陽市委書記朱東鐵強調要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勇當“強省會”戰略開路先鋒,推動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瀏陽全市上下大力實施“強省會”戰略,以生龍活虎之態、虎躍龍騰之姿、虎嘯風生之勢干在最實處、沖在最前線、走在最前列,勇當“強省會”戰略開路先鋒。
吹響沖鋒號,沖在最前線
意志堅定是開路先鋒的第一個特質,有信仰、有信心、有定力才能沖鋒在前
2021年11月,湖南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召開,首次提出“實施‘強省會’戰略”。
長沙市委、市政府聚力“強省會”戰略,超前擘畫,提出力爭到2026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萬億元左右、省會首位度超過30%、常住人口達1200萬等目標。
長沙市委常委、瀏陽市委書記朱東鐵強調,實施“強省會”戰略,更加凸顯省會長沙的龍頭地位和引領作用,也是瀏陽未來發展的方向所在、機遇所在、動力所在,更是推動瀏陽新一輪大發展大跨越的動員令、主抓手。2021年12月25日,瀏陽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會議動員全市上下堅定信心,乘勢而上,勇當“強省會”戰略開路先鋒,朝著“挺進前五強,加快建成‘兩個中心’、全面建設現代化新瀏陽”宏偉目標闊步前進。
今年2月底,瀏陽市十八屆人大二次會議、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如期召開。“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大力實施‘強省會’戰略,朝著挺進前五強,加快建成‘兩個中心’、全面建設現代化新瀏陽目標闊步前行,以實干實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寫入市政府2022年工作的指導思想。
號角吹響,使命在肩!過去一年,全市上下攻堅克難、砥礪奮進,各項事業積蓄新勢能、取得新成就、邁上新臺階。2021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616.6億元,增長7.3%(同比,下同);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突破百億元大關,增長11.6%;規模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增長7.1%、10%、15.6%,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38.2%;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躋身全國百強第8位。
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六大強農行動等12項工作獲省政府真抓實干表揚激勵,優化營商環境、做強園區等13項工作獲長沙市政府創新實干激勵支持,激勵事項總數排名省、長沙市第一。
一個個數據、一項項表彰、一次次點贊,既是對瀏陽過去一年工作成績的褒獎,也堅定了瀏陽勇當“強省會”戰略開路先鋒的信心!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的深化之年,是貫徹落實省、市黨代會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強省會、當先鋒”的首戰之年。
面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交織,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等壓力疊加,瀏陽更要保持“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戰略清醒和“亂云飛渡仍從容”的發展定力,大力弘揚“自強不息、敢為人先”的瀏陽精神,勇當“強省會”戰略開路先鋒,以“瀏陽之為”貢獻“省會之強”。
擂響作戰鼓,干在最實處
敢打敢拼是開路先鋒的第二個特質,有膽識、有勇氣、有魄力才能沖鋒在前
重大項目是推動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發動機”“加速器”。一個項目就是一個新的增長點,一批項目就是一個新的增長極。
勇當“強省會”戰略開路先鋒,靠什么開路?瀏陽給出的答案是強經濟、抓項目、興產業!
2021年12月,瀏陽印發《關于推進瀏陽市“五個十大”項目的工作方案》和《金陽新城“四個十大”項目計劃》,瀏陽市“五個十大”項目包括十個重大產業引領項目、十個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十個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十個重大民生實事項目以及十個重大文旅融合項目。
今年2月,瀏陽印發《瀏陽市勇當“強省會”戰略開路先鋒推進產業發展“千百十”工程實施方案》,提出力爭通過五年左右的努力,實現千億產業領跑、百億企業翻番、十億企業倍增、億元企業成群的產業新發展格局。
市發改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瀏陽將整合資源、強化保障、精準發力、強力推動,持續擴大有效投資,確保項目按期開工、順利建設、有效達產。
時間回到今年2月7日,春節假期后的第一個工作日,長沙惠科光電有限公司成功點亮第10條產線。
長沙惠科項目是瀏陽圍繞顯示功能器件產業鏈發展引進的重大項目,2021年1月23日,長沙惠科項目首條產線點亮投產。在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一年完成了10條產線建設,良品率達到了95%。
長沙惠科光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禹成奉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新的一年,全體惠科人將秉承公司的信念和使命,為打造世界一流超高清面板生產基地努力拼搏。”
也是在2月7日上午,在瀏陽經開區,長沙市委常委、瀏陽市委書記、瀏陽經開區黨工委第一書記朱東鐵宣布瀏陽35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下午,“強省會當先鋒”推動瀏陽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召開,朱東鐵在會上強調,要以實績論英雄,全力推動“強省會”戰略在瀏陽形成火熱實踐。
擔當為要,實干為本。2021年,瀏陽產業質效穩中有進,222個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691.5億元。記者從市發改局重點建設項目事務中心了解到,2022年,瀏陽共鋪排重點項目343個,年度預計總投資654.4億元;其中納入長沙項目計劃的共284個,年度計劃投資額588.2億元,同比增長9.05%。
奏響最強音,走在最前列
能打勝仗是開路先鋒的第三個特質,有擔當、有謀略、有實力才能沖鋒在前
百舸爭流,破浪者領航;千帆共進,奮勇者當先。怎樣以“開局突破”實現“全局制勝”,以“開門紅”力促“全年紅”?2月27日舉行的瀏陽市十八屆人大二次會議上,市委副書記、市長王雄文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2022年的工作重點:固本強基,在產業升級上持續發力;聚能增效,在項目建設上持續發力;創新引領,在改革開放上持續發力;建管并舉,在做強雙城上持續發力;全域驅動,在鄉村振興上持續發力;綠色崛起,在文旅融合上持續發力;共建共享,在民生改善上持續發力。
產業興,則經濟興。產業強,則瀏陽強。
圍繞實施“強省會”戰略,瀏陽今年將大力實施扶優育強戰略,推進產業發展“千百十”工程,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構建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帶動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在提升主導產業方面,今年將發揮藍思科技、惠科光電等龍頭企業的磁吸作用,大力實施“強玻引屏補端”工程,力爭引進培育電子信息企業10家以上。
“電子信息產業已經成為園區最大的主導產業,是湖南省電子信息產業的集聚區和引領區。”瀏陽經開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園區將依托藍思科技、惠科光電等電子信息龍頭企業,通過補鏈、強鏈、延鏈,夯實產業發展基礎,加強產學研協同發展,力爭到2025年實現電子信息產業千億集群。
今年,瀏陽也將著力提質傳統產業,搶抓全國煙花爆竹轉型升級集中區建設機遇,深入實施“安全提質、科技革新、質量創優、文化賦能”工程,促進創意煙花、城市煙花發展,持續鞏固“世界煙花之都”地位。
在培育未來產業方面,瀏陽將依托金陽烯碳、方銳達、澤瑞、晶碳等新材料企業,重點拓展碳基材料、新型復合材料、先進儲能材料等領域,力爭新材料產業產值突破200億元。
位于瀏陽經開區的湖南金陽烯碳新材料有限公司與中南大學、湖南大學等高校深度合作,采用液相機械剝離法及公司自主研發的先進工藝和設備,已實現石墨烯粉體、石墨烯復合導電漿料、鋰離子電池石墨負極材料全自動化智能量產。“公司高度重視知識產權和自主研發,已擁有42項專利。”金陽烯碳相關負責人介紹。
新項目孕育新發展,大項目推動大發展。
要擔當“開路先鋒”,就要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掀起新一輪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熱潮,加快形成項目滾動實施、梯次推進、接續不斷的發展格局,為高質量發展積蓄強勁勢能。
筑巢引鳳棲,花開蝶自來。今年瀏陽將增強招引力度,完善產業鏈招商目錄,健全招商網絡、配強招商隊伍,著力構建更加科學、高效的招商機制。力爭引進投資100億元以上項目1個,三類“500強”企業3家,50億元以上項目4個,10億元以上項目10個,在招大引強、招優引新、招急引缺上實現更大突破。
與此同時,瀏陽還將加快攻堅速度、提升服務溫度,推動新建項目早開工、在建項目早竣工、建成項目早達效。今年將啟動長贛高鐵、長瀏快線、瀏躍高速、永和通用航空產業基地建設,加快椒花水庫、分布式光伏發電等項目建設,全線拉通金陽大道,確保雅士林、歐智通二期等項目投產達效,推動一批基礎性、標志性、引領性重大項目建設跑出瀏陽“加速度”。同時深化“千企幫扶”行動,落實“紓困增效”十條措施,進一步擦亮“營商福地看瀏陽”的金字招牌。
戰鼓催征緊,奮斗正當時。瀏陽正以虎虎生威的雄風、生龍活虎的干勁、氣吞萬里如虎的精神,圍繞“挺進前五強,加快建成‘兩個中心’、全面建設現代化新瀏陽”目標,勇當“強省會”戰略開路先鋒,為全面建設現代化新長沙貢獻瀏陽力量、彰顯瀏陽擔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