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8日,由中交路建承建的吉林省沿邊開放旅游大通道(G331)環長白山段一級公路改擴建工程DTD01標段正式建成通車。這不僅標志著一條49.24公里的交通動脈在長白山腹地實現升級,更意味著吉林省“一通百通”的戰略布局落下關鍵一子。這條集環保、創新、集約與旅游功能于一體的現代化公路,正以其卓越的姿態,為長白山全域旅游注入新動能,為興邊富民和東北振興書寫下堅實的交通注腳。
(一)戰略通衢:打通脈絡,一通百通
長白山麓,秋色浸染。一條嶄新的雙向四車道公路如巨龍蜿蜒,將絕美風光與廣闊未來緊密相連。它的通車,結束了環長白山區域依賴低等級公路的歷史。
作為總投資超200億元、全長約1570(1240)公里的吉林省沿邊開放旅游大通道(G331)的關鍵組成部分,DTD01標段的通車意義遠不止于方便出行。它精準實現了吉林省“一通百通”的戰略構想:一通,即打通了長白山南坡(漫江鎮)與北坡(二道白河鎮)之間的交通瓶頸;百通,則是通過這條主動脈,激活了沿線鄉鎮的經濟血脈,暢通了旅游資源,貫通了發展機遇。
更為重要的是,該項目與沈白高鐵形成了至關重要的“公鐵聯動”格局。未來,游客可乘高鐵快速抵達,再通過這條“醉美”旅游路線無縫接入長白山各大景區。這種“高鐵+高等級公路”的現代化交通體系,極大地完善了吉林省的旅游交通網絡,為長白山加快打造世界級生態旅游目的地提供了無可替代的“硬支撐”。
(二)工程匠心:攻堅克難,綠色創新
宏偉藍圖的實現,離不開建設者的智慧與汗水。中交路建項目團隊在49.24公里的戰線上,面對高要求的生態保護、復雜的地質條件、舊有設施利用等多重挑戰,交出了一份綠色、創新、集約的優異答卷。
“能夠參與并見證G331這條戰略通道的貫通,我們全體建設者都感到無比自豪。” 中交路建DTD01標段項目經理周勛在通車現場激動地表示,“這不僅是一條路、一座橋,更是我們獻給長白山綠水青山和吉林人民的一份答卷。我們堅持用最環保的工藝、最創新的技術,就是要打造一個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的精品工程。” 這番話語,道出了所有建設者的心聲,也詮釋了這項工程的非凡價值。
亮點一:前川大橋的“雙橋輝映”
前川大橋的改擴建是項目中的點睛之筆。建設者并未簡單地拆除舊橋,而是選擇了更具挑戰性的方案——在舊橋旁平行架設一座同等高度的新橋,并對舊橋進行全面加固維修。這一決策,不僅最大限度地節約了資源,減少了建筑垃圾,更形成了“雙橋輝映、雙向通行”的壯麗景觀。它象征著建設者對新舊融合、可持續發展的深刻理解,是工程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體現。
亮點二:會唱歌的“音樂路面”
行駛在嶄新的公路上,游客將獲得獨一無二的駕駛體驗。項目創新性地設計了兩段“音樂路面”。當車輛以50-60公里/小時的勻速駛過特定路段時,輪胎與路面摩擦便會奏響《我愛你中國》和《我們走在大路上》兩首激昂的旋律。這一巧思,將工程技術與旅游體驗完美結合,讓旅途不再是簡單的位移,更成為一場充滿驚喜與家國情懷的視聽盛宴,在全國公路建設中亦屬前沿探索。
(三)未來圖景:旅游升級,富民興邊
道路通,百業興。DTD01標段的通車,最直接的效益是構建了長白山“一小時旅游交通圈”,徹底解決了原線路路況差、耗時長的問題。
但對于沿線居民和整個區域發展而言,它的價值更為深遠。這條道路是一條真正的“富民路”。它將分散的旅游景點串珠成鏈,為沿線鄉鎮發展民宿、農家樂、特產銷售等業態打開了通道,直接助力“鄉村振興”與“興邊富民”戰略落地。它更是一條“綠色轉型發展路”,通過高效便捷的交通,引導游客深度體驗長白山四季之美,促進旅游產業從“門票經濟”向“綜合消費經濟”升級。
結語
G331國道DTD01標段的通車,不僅是一條路的建成,更是一個嶄新的起點。它承載著吉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昭示著長白山區域更加開放、繁榮的未來。隨著車輪飛馳在這條充滿匠心與情懷的大道上,一幅交通強省、旅游興省的壯麗畫卷,正在吉林大地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