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7日,2025中國運動休閑大會在山東日照正式拉開帷幕。這場以“空、天、山、海、岸”全域布局為特色的體育盛會,吸引近萬名運動愛好者和數萬名游客齊聚日照。活動項目從傳統自行車、皮劃艇競賽,延伸至濱海暢走、帆船槳板,更創新融入定向趕海賽、海洋牧場海釣賽、主題攝影賽等多元場景,實現“陸地+海洋+低空”立體運動體驗全覆蓋。
大會打造的運動休閑市集,以及發布的10條“跟著賽事游日照”體旅融合線路,更是推動游客從“觀賽者”轉變為“參與者”,深度激發運動熱情與消費活力——通過“賽事場景+旅游體驗”的沉浸式設計,讓游客在騎行綠道、揚帆碧海、趕海拾趣中完成身份蛻變,形成“一日參賽、多日停留”的消費轉化鏈條,實現從“流量”到“留量”的價值躍升,成為“體育+旅游+消費”融合發展的真實寫照。
從頂層設計到地方實踐的精準落地
在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釋放體育消費潛力進一步推進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驅動下,中國運動休閑大會作為國家級平臺,在日照落地生根,已經成為國家政策與地方實踐深度融合的典范。
中國運動休閑大會以《意見》為指引,通過山東省體育局《關于促進體育消費的行動計劃》與日照市《2025年體育消費惠民補貼活動通知》等政策聯動,構建起“國家—省—市”三級政策協同網絡,將“體旅融合”“全民健身”戰略轉化為可量化的經濟增量與民生福祉。
國務院《意見》明確“加快構建現代體育產業體系,不斷提振體育消費,增強體育產業整體實力和競爭力”,山東省迅速響應,將日照列為山東體育消費季五大主會場之一,要求“推動體育與旅游、文化、康養深度融合”。日照市則細化政策路徑,通過云閃付APP發放體育消費惠民券,覆蓋健身、培訓、冰雪運動、體育用品四大領域,形成“賽事+消費券+文旅套餐”的閉環鏈條。三級政策協同,日照以中國運動休閑大會為載體,打通了“從體育到消費”的“最后一公里”。
經濟數據印證了政策聯動帶來的直接拉動作用。日照市政府副秘書長馬妮介紹,2025中國運動休閑大會3-11月展開各項活動。僅今年上半年,日照舉辦省級以上賽事活動70余場,吸引直接參賽運動員4.5萬余名,觀賽人數超30萬,帶動直接經濟效益2.42億元,產出效益6.86億元。
這一系列成績的背后,是“賽事-消費-產業”良性循環的成型:賽事帶動體育培訓需求,裝備采購激活體育用品制造,文旅套餐促進酒店、餐飲、交通等關聯產業,最終形成“一個賽事激活一座城”的乘數效應。
從傳統產業到新質生產力的躍遷
日照將體育融入城市發展定位,聚力做強文化體育旅游全產業鏈,不僅有效推動了日照體育產業升級,還讓眾多傳統產業朝著新質生產力方向躍遷。
數據顯示,2024年日照居民體育消費總規模達77.02億元,人均支出2612.51元,人均體育消費支出占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例為7.28%,位列山東省第一。
更為重要的是,體育產業的發展給眾多傳統產業帶來了新方向。如日照打造的“經山歷海·騎游日照”線路,該線路入選2025年國家級體育旅游精品線路,并獲國家體育總局“國慶假期戶外運動精品線路”雙榮譽。線路設計融合海岸線騎行、山地越野、濱海民宿等體驗,游客不僅享受運動樂趣,更帶動沿線漁村轉型為“體育旅游村”,村民通過民宿經營、特色餐飲、裝備租賃等實現增收,成為鄉村振興的“體育方案”。
從全民健身到城市品牌的升華
體育的社會價值最終體現在人的全面發展。日照市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口比例達49%,居全國領先,這一數字的背后是城市空間的重構與公共服務的優化。例如,日照通過打造“體育消費地圖”,整合賽事場館、健身中心、體育公園、文旅景區等資源,形成“10分鐘健身圈”。市民通過手機APP即可查詢附近場館、預約場地、領取優惠券,實現“一鍵健身”。這種數字化、智能化的服務模式,不僅提升用戶體驗,更推動體育服務企業從“單一經營”向“平臺化運營”轉型,將催生出“體育+互聯網”“體育+大數據”等新業態。
體育已深度融入日照城市基因,成為日照城市品牌最耀眼的顏色。截至目前,日照已經連續四年獲評“中國體育旅游十佳目的地”,其“現代化海濱體育名城”的定位深入人心。更為全國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體育強國”建設樣本。
從國家戰略的“規劃圖”到地方實踐的“施工圖”,日照市以中國運動休閑大會為支點,撬動了經濟增量、產業升級、社會價值提升的多重杠桿。當“經山歷海”的騎行者穿越日照海岸線,當冰雪運動愛好者在滑雪場體驗智能裝備,當社區居民在口袋公園揮灑汗水,這便是體育強國最生動的注腳——以體育之名,繪就高質量發展的時代畫卷。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