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由《中國慈善家》雜志社、可持續社會價值生態圈聯合主辦的“可持續社會價值生態圈沙龍·企業公益數字化專場”在伊利全球人才發展中心舉行。“可持續社會價值生態圈”首個韌性社區項目——“益企向善社區慈善聯合行動”在會上正式發布,標志著生態圈在數字公益實踐方面進入了新階段。
今年5月,伊利集團“WISH2030美好大會暨可持續社會價值論壇”在京舉行。這是伊利連續第三年聚焦“可持續發展和社會價值創新”召開“美好大會”。“美好大會”上,伊利與騰訊、聯想、隆基綠能、平安公益基金會、安踏、復星公益、華潤慈善基金會、愛眼公益基金會、萬科公益基金會、順豐公益基金會、周大福慈善基金會等多家企業和社會組織,成立“可持續社會價值生態圈”。多方深化生態共建,共創社會價值。
本次沙龍以“再升級:企業公益數字化的協同與創新實踐”為主題,匯聚政企學研多方代表,共同探討了數字公益變革的新趨勢。
在主辦方致辭環節,伊利集團副總裁張軼鵬表示,數字化讓企業組織間的協同更加高效精準,為公益的創新帶來了更多可能性。“公益不再是孤勇者的長跑,而是生態伙伴的接力。”伊利將始終遵循“平衡為主、責任為先”的伊利法則,持續以機制協同推動“可持續社會價值生態圈”的共建,攜手更多伙伴共創價值、共享美好。
作為本次沙龍的核心環節,“可持續社會價值生態圈”首個韌性社區項目——“益企向善社區慈善聯合行動”在會上正式啟動。伊利集團可持續發展和社會價值副總裁喬璐,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理事長貝曉超,以及騰訊可持續社會價值副總裁、騰訊基金會候任秘書長肖黎明共同簽約,開啟生態圈合作新篇章。
社區作為城市最基層的“神經末梢”,承載著重要的風險預警與居民保障功能。通過“益企向善社區慈善聯合行動”,三方將整合公益資源、數字技術與營養物資,形成精準幫扶、互助共贏、長效運營的可持續發展的社區慈善行動,從而為打造韌性社區、構筑城市安全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提供堅實支撐。
此次活動是“可持續社會價值生態圈”的又一個起點。作為“可持續社會價值生態圈”發起單位和首屆輪值主席,伊利始終與合作伙伴并肩而行,以數字創新和協同機制推動公益向更有韌性的方向發展,為經濟、社會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