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命名和創建特色小鎮2020年度考核結果公布,蕭山信息港小鎮在命名類小鎮考核中獲評優秀,蕭山區唯一。這是浙江省首次對命名類特色小鎮進行考核,充分體現了浙江省對推動特色小鎮2.0工作的高度重視。
![]()
從2014年開園,到2016年成為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對象,再到2019年9月被正式命名為浙江省特色小鎮,信息港每一次“闖關”都伴隨著模式創新,促成它成為杭州明星級的“人才地標”,集聚3萬余名創業創新者。僅今年前9月,小鎮就實現稅收34億元,超去年全年總額,引進倍而達藥業、華東國際藥品參比制劑公共服務平臺等30余個重大產業項目和平臺。
資本的嗅覺往往最靈敏。今年前10月,信息港三十余家企業吸引融資超45億元,其中一億元以上有12家。以4年不到的時間就完成從誕生到成為準獨角獸企業“大闖關”的知衣科技為例,它獲得快手戰略投資、君聯資本等“輪番”投資。此外,獨角獸企業、健身產業互聯網平臺樂刻運動也完成兩輪融資。
知衣是一家智能化服裝設計供應鏈平臺,服務UR、唯品會、綾致等數千家時尚品牌和平臺,為它們預測流行趨勢、賦能設計以及智能推薦款式。數據顯示,知衣連續3年年營收300%增長,且產品月活用戶比例超過95%。近期,知衣柔性制造供應鏈業務及其與設計SaaS產品之間的一體化也被驗證,且跑通了批量訂單,全年訂單金額將達數億元。
這也詮釋了為何眾資本蜂擁而來。說起“信息港速度”,它“造樓”的速度卻跟不上項目和人才落地速度。
去年7月開園的小鎮六期杭州灣數字健康創新谷南區塊,僅半年時間,空間利用率達95%以上,預計今年年底前全面交付的北區塊也已完成90%空間規劃,儲備倍而達藥業等15個優質項目,并擬建國際生物醫藥創新平臺BioPark,形成高端生物醫藥產業平臺。另外,九期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園今年7月竣工,九成空間“名花有主”。
據了解,依托“一鎮+多園”、“平臺+總部”的載體建設模式,信息港通過政府新建、存量升級等多種模式,規劃了一至十期的聯動發展模式,建成投入使用創新空間109萬平方米、在建37萬平方米,建成、在建及規劃總部經濟項目19個,基本形成科創產業連線成片的發展新局面。小鎮還開啟“飛地模式”,與龍泉攜手共建的蕭龍科創園,和蜀山街道共建的蜀山未來城,可謂再次輸出“信息港模式”。
而當人才流入、聚集成為一種“慣性”后,它也會本能地推動區域發展。
在信息港八期灣區數字公園,一座由老廠房改造而成、像一只“白鳥”的時髦建筑里,高誠生物全球研發中心于今年7月正式啟動,將設立三大核心實驗室,包括疾病生物學實驗室、抗體藥物發現和優化實驗室,以及著重于自身免疫和感染性疾病的轉化醫學實驗室。這使得蕭山與美國波士頓劍橋、法國巴黎、中國上海張江及香港一道,進入高誠生物全球化布局的“視野”。
在高能級創新平臺、高層次人才雙重加持下,信息港每一期園區都有“拳頭產業”,包括生物醫藥、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等等。
有大樓,有大院,有大師,信息港還要做什么?“用心做好服務。”小鎮管理者的回答非常干脆。目前,小鎮正著力建設一體化數字服務平臺e港大腦,預計于12月初試運行,將協同健康、教育、交通、服務四大數字場景構建10分鐘數字生活圈,實現小鎮十期園區的“園園相連”。
(記者 方亮 通訊員 馮佳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