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李曉夢
通訊員 王甜甜
他是奮戰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前沿的“急先鋒”;他是攻堅鄉村振興一線的“排頭兵”;他是躬身群眾身邊解決“急難愁盼”的“老黃牛”。兩度駐村、離縣城越來越遠,600多個日夜,他傾注心血謀劃鄉村發展路子。但2021年11月11日凌晨,他因突發疾病不幸逝世,年僅45歲。
李輝(左)為下堡坪鄉九山村聯系戶送生活物資
他是李輝,生前系宜昌市夷陵區委編辦派駐秦家坪村的第一書記。近日,李輝上榜2022年1-2月“荊楚楷模”月度人物。
殫精竭慮
留下鄉村振興好路子
秦家坪,樟村坪鎮南部最偏遠的一個村,是李輝駐的第二個村。該村地域面積24平方公里,村內696戶2007人,其中脫貧戶101戶226人。2021年8月,李輝帶領駐村隊員正式報到。
8月2日下午,到犁耳坪高山蔬菜基地調研。8月3日上午,走訪貧困戶,了解生產生活情況……駐村101個日夜,李輝馬不停蹄走訪了70多戶,幾乎天天在路上。
秦家坪村需要什么?自己能做什么?李輝一直在思索。駐村幾個月,他帶著駐村工作隊和村干部考察、學習、論證、謀劃,一條產業發展之路日漸明朗。
山下,依托區位優勢和生態優勢,修建沿河步道和親水平臺,美化村莊環境,發展民宿康旅產業;山腰,發展紅米、貝貝南瓜等農產品,依托現有茶葉產業發展手工茶,打造單值高、產量高的特色農業;山上,利用森林資源優勢,發展林下經濟,種植喜陰、對生態環境要求高的中藥材。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2021年11月11日凌晨,李輝因突發疾病不幸逝世,年僅45歲,他將生命奉獻給鄉村振興事業。
真幫實扶
爭取發展資金2900多萬元
其實,這不是李輝第一次駐村。早在2015年,區委編辦聯系幫扶下堡坪鄉九山村。2017年8月,李輝來到九山村駐村。
九山村山大人稀,為盡快熟悉村里情況,李輝到任后,將走訪摸排的信息制作成一張地圖,貼在辦公室墻上。地圖上標注著村組方向、道路及182戶貧困戶的基本信息,“哪條道上有哪些貧困戶,他非常清楚,像個本地人。”村干部黃利娟說。根據村情實際,李輝同村兩委班子交流,征求農戶意見建議,制定了一系列項目計劃。
找路子,跑資金。駐村期間,李輝先后幫九山村爭取村便民服務中心建設項目缺口資金46萬元,解決了2600多名群眾辦事和文化活動的問題;爭取白汪路3.18公里道路硬化缺口資金60萬元,45戶村民出行難的問題得以解決;協調解決了垃圾桶等配套設施……據統計,自2015年聯系幫扶九山村以來,李輝積極協助村里爭取各類項目68個2987萬元。
如今,九山村形成了茶葉、核桃、天麻、畜牧為主的多種經營格局,實現了組組通公路,鄉村旅游帶來了“美麗”經濟,農村電商也日益興旺,人均純收入達到14000多元。
心系群眾
用心用情把百姓當親人
“李書記來走訪后,就一直關心我們。”在秦家坪村老喻家,門框邊安裝的黃色扶手鮮艷明亮。74歲的老喻和老伴兩人一起生活,2021年9月,因擔心老人被門檻絆倒,李輝就帶著工人給老人家門上裝了兩個扶手,還送去了拐杖和洗澡用的專用凳子。提起李輝,老兩口泣不成聲。
在九山村,即便是駐村結束了,他也一直記掛著當地的村民。水稻是貧困戶周明(化名)的主要收入來源,因疫情影響,家中幾千斤稻谷賣不出去,李輝得知后,幫助其銷售稻谷1300多斤。同周明一樣,在九山村享受李輝幫扶的人還有很多。
李輝把群眾放在心上,群眾也把他記在了心里。在李輝葬禮上,九山村干部和部分村民都紛紛趕去吊唁。李輝用一言一行詮釋著自已的初心使命,正如他筆記本里說的:“抓住鄉村振興的機遇,使我們村建設得越來越好,村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