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 (記者汪彤、通訊員關健)“原本很擔心‘倒春寒’影響小麥長勢,聽了專家技術指導,我們安心多了!”3月21日,站在合作社基地邊,襄陽市綠神農業公司技術經理肖建軍信心滿滿。3月以來,省農科院、市州農科院、專家大院陸續啟動農業科技“五五”工程暨“科技鬧春耕”活動,動員組織近2000名專家,根據各地產業發展需求,精心配制“科技大餐”,直送田間地頭,為全年農業生產開好局、起好步提供科技支撐。
今年“科技鬧春耕”主題是科技助力全省十大農業重點產業鏈建設及糧食安全生產和農產品保障供給。省農科院小麥團隊在襄州、隨州等地,調研小麥條銹病發生情況,指導春季小麥病蟲害防治,為夏糧增收保駕護航。水稻團隊赴孝昌、江陵等地推廣“鄂中6號”“蝦稻一號”等水稻新品種,開展優質稻種植技術培訓,加快當地水稻產業提檔升級。蔬菜團隊走訪長陽、天門等地企業,提出蔬菜加工、尾菜和菜葉資源化利用等方面合理化建議,幫助企業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特色水果團隊在赤壁、江夏等地,走訪大戶和企業,提出適宜品種、標準化栽植建議,示范果園輕簡栽培技術,力破當地水果產業發展瓶頸。
推廣新技術、新成果的同時,專家團立足實際、謀劃長遠。該院家禽育種團隊赴宜昌、恩施指導、協助當地農業部門開展地方雞新資源性能測定,為地方雞品種選育奠定基礎。除“田間坐診”外,各團隊還利用微信課堂等線上方式云端“把脈”,點對點幫助農戶解決春耕生產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提高科技服務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