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來,這件事還是有風向標的意義。
01
過去幾年,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我在“16號內參”中輸出一些樓市的關鍵動向。
去年6月7日,突然無法在貝殼上查到南京二手房的成交價。
今年7月3日,京城和上海的房價統計數據,包括二手房降價、漲價、掛牌量、帶看量、成交量、成交均價等等,也都看不到了。
當時我就隱約感覺到,上海二手房成交價隱藏是遲早的事情,沒想到來的這么快,甚至房東的調價信息也全都不可查看。
上一次還是防止買家亂砍價,隱藏了18年之前的價格。
很多人不理解,這算什么風向標?換個角度,這么干是貝殼自愿的嗎?
去年南京二手房成交數據被隱藏的時候,我們就了解到是因為某中介被不斷投訴。
有的房主投訴,系統顯示的超低成交價,擾亂整個小區的價格體系,讓他們資產縮水,沒辦法好好賣房,直接破防。
還有的投訴,某中介利用成交數據不斷壓價,搞不正當競爭,所以為了杜絕買賣房互相攀比,一刀切。
這一切的市場背景是二手房不好賣,畢竟數據不會撒謊。
現在好了,成交數據被隱藏,雖然通過某些平臺或直接問中介,還是能夠了解到真實的成交情況,但對絕大部分觀望者來說,真的要關燈吃面了。
當然,也有好處,就是避免情緒的向下螺旋成為中介壓價的狠毒手段。
02
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我做了一個統計,目前一線城市中,北京、上海,都無法通過公開方法查詢,具體的二手房成交價,二手樓市看板也沒了(每日每周每月的統計數據)。
強二線城市中,杭州、合肥、武漢、西安、鄭州、南京、寧波雖然二手房成交價也被隱藏,但二手樓市看板還在。
雖然中介表示,成交價顯示不顯示,對交易影響不大,反正都是靠他們引導來報價和交易。
但這個動作的核心目的,是減少房東的恐慌,畢竟看著鄰居的房子,每一套成交價都更低,說心里不難受,那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很多剛需家庭。
我記得當年,房子上漲的時候,有個加杠桿買房的朋友每晚睡覺之前都喜歡打開APP看看房子的最新掛牌價和成交價。
此一時彼一時,心情是極大的反差。
結
市場的情況大家應該清楚,這兩個月被寄予厚望的,上海二手房交易數據,不能讓人樂觀,大家能通過公開渠道查到,就不鋪開說了。
上周北京已經開放政策,符合條件的家庭5環外不再限制購房,上海呢?政策應該已經在路上了,至少上海還有政策,有效的刺激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