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滎經砂器師傅,現場表演制作技藝。 王爵 攝
中新網成都6月6日電(吳平華 喻奇樹)6日,成都紫荊南路一家砂鍋串串店門前,滎經砂器師傅方維君,現場表演起了滎經砂鍋的制作技藝,在他靈巧的手指擺弄下,短短幾分鐘內,一口精美的小砂鍋胚子就做成了,現場響起了市民的喝彩聲。
隨著成都火鍋串串的迅猛發展,居然帶火了整個砂鍋產業。由于越來越多的串串火鍋店,開始選用砂鍋作為烹飪容器,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滎經砂器的砂鍋開始走俏全國。

砂器師傅認真制作砂器。 王爵 攝
據記者了解,方維君來自于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地——四川滎經縣六合鄉古城村砂鍋一條街,他是一位技藝嫻熟的砂器制作技師,自己擁有一個砂器工廠。在古城村,像他這樣的大大小小的砂器工廠及作坊,有上百家之多,每年銷售的各類砂器價值上億元。“以前我們這里的砂器,主要有茶具、居民用的燉鍋、藥罐等,近兩年,越來越多的火鍋串串店開始喜歡上了我們的滎經砂鍋,餐飲用的砂器銷量開始大增。”方維君告訴記者。
百味記砂鍋串串負責人溫先生告訴記者:“我們現在主要選用的就是滎經特制的砂鍋。目前我們在全國開有數百家分店,每年訂制的滎經砂鍋及其它砂制器具,訂單在500萬元以上。”

砂器裝飾物件。 王爵 攝
據了解,滎經砂器的制作歷史超過了兩千年,這主要是源于這里的制砂器原料——一種特有的粘土。許多游客經過古城村,都不忘買幾件砂鍋或茶具,作為饋贈朋友的禮品。許多藝術院校的大學生或砂器工藝的愛好者,也聚集到這里,學做各種砂器。
近年來,隨著成都砂鍋串串走向全國,越來越多的餐飲企業開始到滎經訂購砂鍋,一下子讓滎經的砂鍋開始走俏全國。
據滎經古城村砂鍋一條街另一作坊主胡師父介紹,以前,滎經的砂器,用來做花盆的較多,砂鍋則多數是作為居民在家里燉鍋使用,幾乎沒有餐飲企業來訂貨,銷售范圍有限,銷量也難有大的提升,但這兩年餐飲企業為突出自己的特色,以及消費者對生態健康的追求,使用砂鍋的越來越多,許多餐飲企業的茶杯、味碟,也都選用的是滎經的砂器。

砂鍋串串。 王爵 攝
胡師父稱,由于餐飲業的帶動,餐飲用的砂鍋成為滎經砂鍋產業新的增長點,餐飲砂器所占比重越來越大,現在當地許多砂器廠,都將餐飲用的砂器開發,作為市場突破的重點,而餐飲企業的一個又一個訂單,也確實帶火了當地的砂器產業。
成都餐飲同業公會秘書長袁小然表示,成都餐飲帶動附屬產業的發展,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希望借助川菜及火鍋的發展加大對外擴張,能帶動更多的四川產品走向更廣闊的市場,為助推鄉村振興貢獻力量。(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