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王成波 楊一帆)4月10日,筆者走進湖北省南漳縣薛坪鎮秦家坪村香菇種植基地,負責人陸立軍和工人們正忙著制作菌棒,壓棒、打孔、點種,一派繁忙。
今年36歲的陸立軍是秦家坪村本地人,2012年舉家搬離秦家坪村,在外創業發展。2019年通過南漳縣有機谷管委會駐薛坪鎮秦家坪村工作隊的聯系,陸立軍回到家鄉成立了南漳縣楊柳池農業科技專業合作社,開始發展香菇產業,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成為了一名“新農人”。
“第1年投入了20萬新辦場地、設施,種植的6萬袋菌菇喜獲豐收。還能為家鄉的鄉親們帶來一份收入,我感到很開心。”陸立軍說到。
在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的支持下,陸立軍逐漸擴大種植規模,種植規模由最初的6萬袋擴大到今年的10萬袋,并新建了4個養菌棚,10個生產棚。帶動周邊50多位村民通過務工增加收入,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
與陸立軍有相同經歷的還有同村村民秦波。2019年秦波回到家鄉秦家坪村,從村民手中租用了60畝土地,種植高山蔬菜,產業發展紅紅火火的同時,也帶動了不少村民共同走上了“小康路”。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2019年開始,南漳縣有機谷管委會駐薛坪鎮秦家坪村工作隊,積極對接外地發展的成功人士和年輕人,鼓勵他們返鄉創業,并為他們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帶動鄉親脫貧致富奔小康。
截至目前,秦家坪村通過鼓勵青年能人返鄉創業,已成功帶動20萬袋袋料香菇、366畝高山蔬菜產業發展。同時還成立了1個養殖專業合作社和1個養殖家庭農場,通過“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組織全村養殖戶抱團發展。全村村民人均年增收6000元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