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 (記者彭一葦、通訊員柴文琪)3月12日,國網湖北電力與宏泰集團在漢簽署電—碳市場協同發展合作框架協議。由此,湖北將探索電力交易市場與碳交易市場聯動,促成互信、互認、互通,推動“綠電交易憑證”在碳排放量及碳配額核算中的抵消認證。未來,這一舉措將幫助市場主體通過綠電交易在國內市場獲得額外的碳配額收益,在國際市場獲得產品準入資格和關稅減免,提升低碳競爭力。
綠色電力,是指以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為代表的電力。隨著“雙碳”目標的逐步落實,綠色電力在我國能源結構中的比重將越來越大。在湖北,預計到2045年,我省新能源電量占比將超過50%,到2060年,這一比例將超過60%。
使用綠色電力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據統計,每使用1兆瓦時綠色電力,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838千克。鼓勵電力用戶多用綠電,可以在保障電力需求的同時,顯著降低碳排放量。而電力市場與碳市場的聯動,可有效銜接用電成本與碳排成本。
據國網湖北電力介紹,綠電交易憑證是指企業通過電力市場購買和使用綠色能源電力的憑證,它既是企業在國內碳排放核查的重要依據,也是出口產品獲得碳關稅減免的重要依據。企業用綠電交易憑證,在國內可將其富余的碳排放配額在碳市場中出售獲益。對外貿企業來說,綠電交易憑證也是國際市場的“通行證”,可帶來更大的競爭優勢。
此次簽約雙方將從碳資產、碳交易、碳數據、碳技術、碳產業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開發電碳產品,連接起政府、發電企業、用能企業和電網企業,傳導電碳價格波動,促進清潔能源替代和電能替代步伐的加快。
目前,國網湖北電力已為電、碳市場聯動做了一些積極的探索與嘗試,深度挖掘電力數據在“觀碳”“算碳”“降碳”等方面的應用價值,開展“能耗雙控”影響分析,打造湖北省電碳地圖,完成我省35個主要行業碳排放監測,研發省內首套火力發電機組碳排放在線監測系統,實現火電機組高精度碳排放測算及實時監測,每年可為企業節省200萬元以上的碳支出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