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侯軍 李洪洋)襄陽城西,漢江南岸,萬山北麓,坐落著襄陽市襄城區臥龍鎮,面積283平方公里,4個社區居委會41個村,常住人口8.3萬人,該鎮被譽為中國“山藥小鎮”。1至11月,該鎮僅發電詐案件27起,發案同比下降65.4%。每萬人發案3.25起,是分局發案率最低的,低于全市均值的55.6%。有39個村未發案,占比95.12%。11月30日,筆者走進臥龍鎮,品嘗臥龍派出所烹制的反詐“藥”膳,既秀色可餐,又“藥”效十足。
煨湯:固若金湯
臥龍鎮派出所將反詐宣防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的重要載體,明確反詐責任,構筑反詐體系,優化宣防舉措。成立由鎮委書記郭飛飛任組長,鎮委委員、派出所所長李軼群任副組長的反詐聯席領導小組,鎮直各單位、各村(社區)主要負責人作為成員,統籌謀劃反詐工作。先后8次召開鎮黨委會研究反詐工作,6次在全鎮通報電詐反詐宣傳、發案情況,督促各單位、各村(社區)落實反詐具體工作,同時明確鎮直單位、片區總支、各村(社區)反詐宣傳工作“一把手”責任制,細化職責任務,實行績效考核,定期召開會議,擰緊責任鏈條,實現上下同頻、一體作戰。社區民警每周下社區宣防不少于3次,駐村輔警每天開展反詐宣防,并建立宣傳、登記臺賬,確保反詐宣傳不少一戶、不漏一人,實現全覆蓋。
拔絲:絲絲相扣
該鎮充分發揮村干部、網格員、派出所民輔警作用,積極開展“無詐村”創建活動,將反詐宣防納入重要工作日程。
線上+線下。利用構建的鎮、社區、村組三級微信群,宣傳防范知識,剖析重點手段,預警高發案件,督促安裝反詐APP。發案后,社區民警、駐村輔警、村書記第一時間與受害人核查,了解經過,進行宣防,堵塞漏洞,警醒群眾。
視覺+聽覺。廣泛開展進村組、進校園、進企業、進小區、進家庭“五進”宣防活動,實現第三輪入戶宣傳全覆蓋,累計宣傳5000余次,懸掛橫幅(標語)140余處,發放宣傳單約7萬余份。利用警車喇叭、村委會廣播、集市小喇叭,對居民進行“磨耳朵”式反詐宣傳。
大手+小手。結合“法制進校園”系列宣講,深入中小學、幼兒園開展反詐宣傳,組織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由小及大,由點及面,提醒廣大家長、教職工、學生群體增強防騙意識,繃緊防騙安全弦。
技防+人防。將反詐APP作為反詐重點利器,在辦理業務、接待群眾、入戶調查進行重點宣傳,重點講解預警、攔截、舉報等功能,掀起下載安裝熱潮,安裝率已達75%以上。
紅燒:火燒火燎
預警為先。及時落查上級推送的預警指令,全年預警317起,均未形成詐騙警情。
管控為基。積極落實“斷卡行動”核查任務,完成185名涉卡人員核查、226名涉詐重點人日常管控。
打擊為要。在分局反詐專班指導下,共計抓獲涉嫌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及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9人。6月2日派出所接到指令,當即傳喚晏灣村村民蔣某昆接受調查。經查,2至6月,蔣在明知在網絡平臺上跑分是違法行為的情況下,仍用自己或其家人的銀行卡,幫助他人轉賬,流水高達10萬元。目前,蔣已被移送起訴。
鐵板:趁熱打鐵
該所將反詐宣防、反詐APP安裝、電詐發案數納入駐村輔警績效考核內容,與工作補貼掛鉤。對積極開展防范宣傳,有效壓降發案的駐村輔警,及時予以獎勵。今年以來,該所4次下發通報,對績效考核排名前三的駐村輔警通報表揚,每月獎勵300元、200元、100元,對排名后三的駐村輔警通報批評,每月分別扣發補貼300元、200元、100元。
派出所還積極履行鎮反詐聯席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充分發揮研判、指導、督辦作用,每日一統計,每日一通報,每日一點評。對經過多次提醒和督辦,反詐宣防依然落實不力的,由鎮委鎮政府、派出所聯合約談該村書記及駐村輔警。目前,已約談1個社區及5個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