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紅軍長征勝利85周年。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我們要銘記紅軍豐功偉績,弘揚偉大長征精神,不忘初心、繼續前進,走好新時代長征路。立足已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節點,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就是要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因此,我們當代人必須要謹記自己的使命和擔當,賡續長征精神血脈,砥礪奮進復興征程。
銘記偉大長征精神,堅定紅色理想信念。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之火一經點燃就會產生巨大的精神力量。“紅軍不畏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風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饑志越堅”。正是因為這些堅定的革命理想和矢志不渝的共產主義信念作為強大的精神支撐,我們的紅軍戰士跨越了重重荊棘,櫛風沐雨一路向前。他們舍生忘死,有著敢于壓倒一切困難而不被任何困難所壓倒的頑強意志。無論是面對五嶺逶迤、還是烏蒙磅礴,紅軍戰士皆能騰細浪、走泥丸。不畏千里雪、不懼鐵索寒,雖征程萬里,但初心如一。即使惡劣的環境可能會摧殘血肉之軀,但卻沒有任何力量能夠動搖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聶榮臻同志曾說:“碰到了困難,人們就想起長征。想想長征,就感到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決打贏疫情防控戰、總體戰、阻擊戰。全國46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廣泛動員群眾、組織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筑起一座座抗擊疫情的堅強堡壘。長征精神成為了鼓舞和激勵中國人民不斷攻堅克難、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強大精神動力。
弘揚偉大長征精神,繼往開來再出發。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長征永遠在路上。一個不記得來路的民族,是沒有出路的民族。不論我們的事業發展到哪一步,不論我們取得了多大成就,我們都要大力弘揚偉大長征精神,在新的長征路上繼續奮勇前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長征要持續接力、長期進行,我們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不斷結合新的具體實際,傳承好、弘揚好我們的長征精神。新時代的長征就是要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是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的歷史進程。歷史照亮未來,征程未有窮期。今年“七一”前夕,剛受表彰的遵義市鳳岡縣委書記王繼松說:“好日子是干出來的,貧困并不可怕,只要有信心、有決心,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我深刻感悟到,正是長征精神鼓舞我們‘咬定目標、勇往直前’,徹底摘掉了絕對貧困帽子。”我們這代人更要弘揚好偉大長征精神,繼往開來,重整出發,砥礪奮進復興征程。
踐行偉大長征精神,鑄就歷史新豐碑。85年前,我黨戰勝千難萬險,完成了彪炳史冊的二萬五千里長征。譜寫了震撼世界的壯麗史詩,這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中的不朽豐碑。今天,我們更應該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踐行偉大的長征精神,用實際行動鑄就歷史新豐碑。“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夕有紅軍戰士血戰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克服重重困難最終取得勝利。今有馬班郵路硬漢王順友20年一路奔波,戰勝孤獨和寂寞,將黨和政府的溫暖、時代發展的聲音和外面世界的變遷不斷地傳送到雪域高原的村村寨寨,把黨和各族群眾的心緊緊地連在了一起。當今時代的我們在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國內外復雜形勢時,只要能夠踐行好長征精神,就能經受住各種考驗,做到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就會像長征路上的紅軍戰士一樣。實現“關關難過關關過,前路漫漫且燦燦”的偉大壯舉,迎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的美好收獲。在史冊之上鑄就屬于我們這一代人的新“紅色豐碑”。
聆聽歷史回響,感召紅色力量。歲月的長河雖然奔涌向前,但奮斗的征程永不停歇。如今,我們正在進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長征。所以我們這一代人必須勇立時代潮頭,不忘黨的初心和使命,牢記黨的性質和宗旨,堅定理想信念,堅定不移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不斷跨越前進道路上新的“婁山關”“臘子口”,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稿源:荊楚網
作者:彭牟星(武漢江漢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