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人事變動過半
今年以來,信托公司高管變動較為頻繁。據銀保監系統發布的金融機構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批復,截至7月20日,有16家信托公司“換帥”(含董事長、總裁和總經理),超過去年同期。
今年6月,昆侖信托、渤海信托、東莞信托迎來新董事長。監管部門分別核準王增業昆侖信托董事長,廖玉林東莞信托董事長,卓逸群渤海信托董事、董事長的任職資格。而此前的5月、4月、2月、1月,分別有2家、6家、4家、1家信托公司“一把手”履新獲批。
具體來看,包括華融信托總經理李丹、吉林信托董事長張洪東、外貿信托董事長李強、中海信托董事長湯全榮、光大信托董事長馮翔、雪松信托總裁李楠、山東信托總經理方灝、粵財信托總經理駱傳朋、金谷信托董事長李洪江、民生信托總裁林德瓊、英大信托總經理俞華軍、外貿信托總經理劉劍、北方信托總經理黃河等。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銀保監系統發布高管任職資格批復已超百張,68家信托公司中,高管人事變動過半。其中,僅二季度就有58位信托公司高管任職資格獲批。除“一把手”外,還涉及副總裁、董事會秘書、總經理助理、董事、風險總監、首席風險官等多個職務。其中,風險總監及首席風險官履新較為頻繁。僅二季度以來,已有7位風險總監、首席風險官上任。包括金谷信托首席風險官胡嘉,天津信托風險總監孟思遠,中糧信托副總經理、首席風險官徐謙等。
根據監管批復,信托公司應要求核準任職資格人員嚴格遵守有關監管規定,并按要求及時報告履職情況。同時,持續學習和掌握經濟金融相關法律法規,熟悉任職崗位職責,忠實勤勉履職。
內控合規管理從嚴
在分析人士看來,信托業轉型加速,是今年以來信托公司高管變動加劇主要原因之一。嚴監管態勢下,加強風險管理、依法合規經營,成為越來越多信托公司的訴求。經營戰略的調整、產品創新、業務合規等方面人才需求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高管的變動。
百瑞信托研報顯示,受融資類業務持續壓降影響,2020年,信托業務人員有所下滑,導致信托行業從業人員總量趨緩,且信托公司間分化加大;但從信托從業人才結構來看,正在逐步向專業化趨勢發展,高學歷人員占比持續提升,體現信托行業的創新性。與此同時,在2019年信托公司在經營層面的組織框架大幅調整后,2020年年報顯示,信托公司依然在積極推進組織架構調整,以提升內部管理水平。
“從對比數據看,2020年有44家信托公司對組織架構進行了調整。其中多數公司是在董事會之下做出調整,增加了有關消費者權益保護和關聯交易控制相關的委員會。還有一部分公司是在經營層面做出調整,增加了部分專業化業務部門和事業部,進一步完善了前中后臺職能部門體系。”百瑞信托研報指出。
6月30日,中國信托業協會發布《中國信托業內控合規管理建設倡議書》,其中提出,要壓實公司治理主體責任,持續完善“三會一層”履職規范,依法規范大股東行為,加強股東穿透管理、關聯交易管理和內部交易管理,督促董、監、高專業、高效、勤勉履職,防范“大股東操縱”,防止“內部人控制”;要配備充足的、具備履行職責所需知識、技能和經驗的內控合規管理人員,落實內控合規專人專崗等。
“未來,信托行業應持續探索構建與業務發展相匹配的風控合規體系,持續提升風險管控能力。”在中國信托業協會特約研究員陳進看來,信托行業切實提升盡責履職能力,提升合規意識和風控能力,是信托文化建設的基本要求,也是貫徹資產管理業務“賣者盡責、買者自負”理念的前提條件。行穩才能致遠,未來信托行業應始終堅守風險合規底線,為行業的平穩轉型提供堅實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