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中國銀行境外發行中資機構首支社會責任債券,支持受疫情影響的小企業盡快復工復產。2020年8月,建設銀行在納斯達克迪拜交易所掛牌發行首筆以“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為主題的綠色傳統債券,支持國際社會普遍認可的清潔交通類項目。同年9月,中國銀行境外發行全球商業機構首支藍色債券,募集資金支持海洋相關污水處理項目及海上風電項目,支持海洋保護,發展藍色經濟……
安永中國于近日發布的《中國上市銀行2020年回顧及未來展望》報告顯示,作為中國綠色金融市場的重要參與者,中國上市銀行已將綠色金融定義外延,主動參與綠色金融國內外合作,促進綠色金融快速健康發展。
根據報告,54家中國上市銀行中已有43家披露了綠色貸款情況。2020年年末,綠色貸款余額合計為88726.92億元,比2019年年末增長了23.73%,高于總體貸款增速。其中,6家大型商業銀行綠色貸款余額為62683.4億元,同比增長25.38%。
與此同時,上市銀行還通過綠色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實現綠色金融與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的融合,并強化普惠金融信貸服務能力,發揮普惠金融對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目標實現的促進作用和對中小微企業的支撐作用。
報告顯示,去年各上市銀行持續加大對普惠金融的投入,金融扶貧和服務中小微企業能力進一步加強。截至2020年年末,全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超過15萬億元,同比增速超30%。通過42家上市銀行披露的數據可見,去年年末,這些銀行普惠金融貸款合計85341.44億元,比2019年年末增長40.12%。
“對于上市銀行而言,深入開展綠色金融和普惠金融,是轉型發展的必然選擇。”安永金融服務合伙人許旭明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一方面在“碳達峰碳中和”、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的大力推進下,上市銀行順勢而為才能享受政策紅利,抓住市場機遇;另一方面它們積極擔當社會責任,以客戶為中心才能增強客戶黏性,提高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和可得性,推動金融服務提質增效。
此外,根據該報告,2020年中國上市銀行營業收入同比增長達4.93%,承壓前行,展現出了足夠的運營韌性,保持著穩健的發展定力。
“2020年上市銀行的業績壓力主要來自宏觀環境。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重大沖擊、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國際大宗商品市場及金融市場波動劇烈等,這些錯綜復雜的外部環境使中國上市銀行面臨未曾經歷過的、嚴峻的‘壓力測試’。”安永大中華區金融服務首席合伙人忻怡表示,凈利潤仍保持正增長表明中國上市銀行成功地通過了這次壓力測試。同時也可以看出,銀行積極響應國家疫情防控政策,持續讓利實體經濟。
2021年是資管新規過渡期的最后一年,上市銀行及理財子公司理財業務轉型仍面臨挑戰。在當前市場環境下,伴隨著新技術、新產品的產生以及新的監管環境,資管行業逐步變革,正步入新時代。根據監管相關政策要求,理財業務通過期限錯配、杠桿提升等傳統方式獲利的模式已受到一定限制。豐富資產投資種類,提升資產定價與風險處置能力成為資管產品獲利的主要途徑。商業銀行如何在新的環境下找準理財業務的經營模式、提升核心競爭力、實現理財業務的健康有序發展至關重要。
忻怡直言,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新階段,上市銀行需化壓力為動力,全面貫徹新的發展理念,做好長期規劃的同時保持戰略定力,持續推進業務轉型,從而實現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