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無心插柳牽了個線,但連男生和女生的面我都沒見過。半年前,有兩位熟悉的朋友先后托我幫他們的孩子介紹對象。我一了解,他倆都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無論個人職業、身高相貌、父母背景、住房條件等都蠻門當戶對的,于是就讓他們互相加了微信。
沒想到,上周忽然聽說這對戀人鬧起了矛盾,還蠻激烈的。起因是準婆婆時不時地把“以后早點生娃”掛在嘴邊,惹得準兒媳很不爽,質問男生:“你媽啥意思,不知道我還處于事業上升期嗎?那么急著想抱孫子,為我的前途考慮過嗎?”話傳到準婆婆的耳朵里,自然也是氣得不得了。
女生不著急生娃情有可原,現在年輕人的職場壓力是老人們難以想象的。準婆婆的想法也合情合理,只是,如果再多說一句“你們將來只管生,帶娃的事我來”,或許準兒媳就會釋然許多。
最近還聽一位親戚說,兒子三十好幾了,談了兩個女朋友,一個說“不到35歲不生娃”,另一個則明確表示“將來不要孩子”。
生還是不生?生一個還是兩個?弄得許多家庭心事重重甚至平添矛盾。而少子化和老齡化帶給社會的弊端已經開始顯現。前些日,杭州一位大媽說:“你有5個億,我覺得不如我兒子優秀。我兒子有下一代,國家有未來。”這段視頻立時在網絡上熱傳。
常有新婚不久的年輕朋友向我咨詢,買哪里的學區房好。娃都不知道在哪里,就急著考慮六七年以后的事了。還有卷得更離譜的,還處于相親階段,就要我推薦什么小學好。嗨,真的一聲嘆息。相親、戀愛,如果裹進了那么多為生娃而卷的是是非非,那么,愛情的甜蜜度是不是也會打上折扣呢?
王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