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廈門市商務局、人民銀行廈門市中心支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廈門市分局等單位的支持指導下,由廈門建行主辦的“以智相融,行穩致遠”2021年金融市場形勢分析研討暨風險中性宣講會成功舉辦,正式拉開了該行“我為群眾辦實事、惠企政策進萬家”系列宣傳活動的序幕。這場宣講會圍繞外貿企業普遍關心的國內國際經濟形勢和匯率走勢問題,為企業詳細剖析了廈門市外貿行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吸引近300家重點外貿企業共同參與,受到一致好評。
廈門建行始終積極踐行“金融為民、外匯惠民”的初心使命,主動貫徹“科技、普惠、共享”的新金融理念,充分發揮網點覆蓋廣、渠道多的優勢,通過線上線下多形式全方位開展外匯和跨境人民幣政策及風險中性理念宣傳,推動貿易投資便利化政策往深處做、往實處行,助力廈門市外向型實體經濟發展。
廈門建行國際業務部戴維弘總經理告訴記者,近年來,人民銀行和外匯局出臺了不少旨在為外貿企業賦能減負的外匯和跨境人民幣新政,這些新政策賦予市場誠信主體更多自主權,讓跨境金融業務辦理手續更加簡便、效率更加快捷,企業資金運營也更加高效。與此同時,在當前復雜的經營形勢下,外經貿企業樹立匯率風險中性理念、加強匯率風險管理顯得尤為必要。廈門建行一方面將加強對企業外匯和跨境人民幣新政和匯率風險中性理念的宣傳,另一方面將進一步加強產品、服務和模式創新,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在變局之下成為外貿企業的同行者、合作者與護航者,為廈門地區鍛造外貿“硬核”力量,將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的實事辦好、好事辦實。
加強宣導 助外貿企業樹理念知新政
“建行實實在在的幫助,讓我們增強了防范風險的意識和能力,經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的考驗。”某外貿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去年年初,廈門建行工作人員主動走訪該企業,為其宣導外匯市場行情及最新政策,并提供綠色通道服務,很大程度上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記者了解到,2019年以來,人民銀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出臺了一系列新政,廈門建行快速響應,第一時間組織業務骨干認真研讀政策,先后出臺了經常項目、資本項目、跨境人民幣等多項操作細則,并通過“一對一”送政策上門、網點宣傳、政策宣講會、銀企對接會、產品研討會等線下渠道,以及空中課堂、云沙龍、微信公眾號、短視頻等線上形式,及時向外貿企業傳遞外匯市場動態和外匯便利化新政,惠及企業5000余家。
同時,為落實好外匯及跨境人民幣便利化政策,作為廈門自律機制咨詢培訓小組牽頭行,廈門建行多次發起組織政策宣講培訓活動,邀請專家為企業解讀經常項目、資本項目及跨境人民幣相關政策,幫助外貿企業了解新政、熟悉新政。
落地新政 助外貿企業提效率降成本
在廈門建行的主動對接和積極推進下,多個全市首筆新政舉措成功落地。其中包括去年2月的線上外債登記業務,同年6月的銀行辦理內保外貸注銷登記,今年3月的外國投資者人民幣利潤補充注冊資本外匯登記變更手續等等。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底,廈門建行已累計為近200家出口企業免開出口收匯待核查賬戶,極大減少了企業賬戶管理成本;為符合條件的企業直接辦理外債、內保外貸、境外放款注銷登記,單筆等值5萬美元以下特殊退匯等業務累計近百筆,涉及金額近10億美元,極大降低企業的“腳底成本”;利用跨國公司可一次性辦理外債和境外放款額度登記的便利政策,積極協助轄區5家跨國公司進行跨國公司跨境資金集中運營備案,集中外債和境外放款額度近60億美元,提升跨國公司資金運作效率;該行還積極為企業辦理境內再投資登記業務,助力提升投融資便利化水平,為跨境資本流動擴展了新渠道,支持廈門更高水平對外開放。
科技賦能
助外貿企業用新政享紅利
“建行的線上跨境金融服務讓我們省時省力,真方便!”某外貿企業負責人通過線上辦理出口商業發票融資業務后,連連夸贊。
近年來,廈門建行不斷促進金融科技創新與便利化政策的緊密結合,放大政策乘數效應,有力推動落實外匯和跨境人民幣便利化政策。該行的線上外匯業務以“擴渠道、簡流程、增功能”等優勢特點,極大提升了跨境金融服務的可得性、便利性和服務效率。目前,該行已在企業網銀、跨境e+、手機銀行、互聯網交易平臺等線上渠道實現了匯款、單證結算、貿易融資、主要代客匯率利率交易產品的全覆蓋。
在此基礎上,廈門建行深耕區塊鏈技術創新應用,打造多個跨境結算融資利器,大幅提升業務辦理效率,有效解決企業痛點難點。據了解,該行在全國首創單一窗口區塊鏈海運費境內外匯劃轉支付場景業務,目前已為全市300多家外貿物流企業辦理7000多筆線上國際海運費支付業務;落地建行系統內首筆區塊鏈進口信用證;依托外匯管理局跨境金融區塊鏈服務平臺,落地全國首單服務貿易區塊鏈支付業務,截至今年4月,廈門建行已為100余家企業辦理服務貿易及資本項下稅務備案表核驗及對外付匯600余筆,金額超7億美元;落地廈門首單區塊鏈保單融資業務,做大出口應收賬款融資場景業務,大大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同時,為滿足跨境電商的金融需求,廈門建行在有關部門的指導下,圍繞跨境收款場景進行創新,初步探索出一條解決跨境電商出口收匯交易背景審核難的新路,有力支持了貿易新業態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