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深圳新就業形態從業人員成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一支重要力量。圖為工作中的外賣騎手。(資料圖片)
深圳新聞網2023年6月14日訊(深圳商報記者 魏薇)記者近日從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獲悉,伴隨數字經濟和數字社會快速發展,我國新就業群體規模快速增長。深圳新就業形態從業人員已超過160萬,占全市就業人員的12.9%,成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截至2023年4月,深圳以靈活就業身份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超過60.07萬人,新就業形態從業人員等8類特定人員單項繳納工傷保險23.39萬人。
據了解,深圳加快構建更有廣度、深度、溫度的零工市場,全力保障新就業形態從業人員的勞動權益。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深圳正通過統籌推動各區立足功能定位、區域優勢,引導并支持市場化人力資源機構會同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多渠道建設用人單位與零工群體的對接橋梁。讓“市場+政府”兩條腿走路,因地制宜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零工市場。
在深圳市軟件產業基地,26歲的劉浩無意中從深圳人社部門網站點進了“南山就業幫”頁面,并在靈活就業板塊發現了兼職快遞員的招聘信息。“這個網站有政府認證還不收費,我就放心地投了簡歷。”劉浩說,第二天就有工作人員聯系他,詳細介紹了崗位信息、如何對接等情況,他馬上決定到崗。
幫助劉浩再就業的“就業幫”,是深圳市南山區人力資源局開發的公共服務平臺。該平臺專設“靈活就業”業務專區提供線上靈活用工對接服務,設有職業技能線上培訓,還可了解相關政策法規等。記者了解到,在南山區,區人力資源局與君潤人力資源公司合作,依托君潤人力自主開發靈活用工平臺,在南山區政府在線公共服務“就業幫”開設靈活用工業務專區。通過“政府+市場”聯動合力,以區塊鏈、大數據分析為核心技術,幫助轄區企業精準篩選符合靈活用工崗位要求的閑置勞動力,高效促進人力資源與零工崗位匹配,促進有需要的重點就業群體實現更適用的靈活就業和多點兼職。
目前,深圳正在嘗試建設人力資源服務生態圈,通過“市場+政府”聯動的方式整合線上線下資源,實現數據歸集和服務優化,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服務供給和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