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恩公司日前發布《數字經濟互聯網之中國數字化發展模式》研究。報告顯示,新冠疫情影響下,中國數字化進程持續加快,消費、美妝、出行、音頻乃至傳統制造業等行業紛紛涌現出一批優秀的先行企業,迅速實現數字化轉型,并打造領先全球的亮點。
通過對優秀企業的深入分析,貝恩發現,成功企業均呈現以“快”、“準”、“新”為特色的三大亮點,具體表現為:快速響應、精準觸達、精準定制、產品創新、服務出新、業務革新,而這些亮點與數字經濟互聯網下中國數字化發展模式密不可分。
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大中華區TMT業務聯系主席李舒表示:“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數字經濟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成為對沖疫情影響、重塑經濟體系和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力量。伴隨中國的數字化進程加快,數字化應用場景愈加豐富,加速數字化轉型成為企業的首要任務。
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大中華區TMT業務聯席主席李舒表示:“為了最大化發揮中國數字化發展模式的獨特優勢,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企業可以結合自身特點和數字化轉型的整體規劃,在自建生態、借助第三方生態,以及兩者的混合模式中進行差異化選擇。”
李舒總結道,不同屬性的企業存在三種不同的數字化發展模式。
模式一,善借外力:即聚焦價值鏈核心環節,充分利用第三方生態的基礎設施。該類模式適合資源有限的中小企業,或可資源優勢互補的大中型企業,通過生態的流量、技術和數字化基礎設施,快速擴張估摸,加快企業的數字化能力建設。
模式二,雙管齊下:即從1到N階段善借生態外力,從0到1階段探索自建生態。該類模式適合規模較大、所處行業較成熟且各價值鏈分工明確的企業,可以利用自身行業經驗打造自有生態,并與外部生態圈互通有無,實現內外雙循環、相互賦能,快速推動線上銷售增長,沉淀用戶資源。
模式三,自建生態:即深挖資源和能力,自建生態護城河。該類模式適合實力雄厚,資金和技術資源都較為豐富的集團化企業,可以立足自有的資源,整合上下游獲得垂直行業深度洞察,拓展邊界獲取更多元的消費者觸點,打造自身專屬生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