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許應鋒 通訊員 鄒景根 徐光意 付書杰
4月19日,鄖西縣澗池鄉下營村的湖北七夕茶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樓展廳擺滿七夕文化特色產品。
一款七夕美人茶,細分為“虞美人”“瘦美人”“睡美人”……“‘瘦美人’具有降脂功效,‘睡美人’能安神,很受歡迎。”公司總經理王華建介紹,3月開始,公司在電商平臺嘗試直播銷售,已累計銷售近20萬元。
43歲的王華建是澗池鄉下營村人,先后在新疆、云南從事設計和互聯網運營工作。2017年9月,他響應家鄉號召回村創業。“被家鄉七夕文化和優勢資源吸引。”王華建說。
回鄉后,王華建成立鄖西縣七夕美人茶專業合作社,通過土地流轉和整合農戶,帶動下營村及城關、馬安、觀音、澗池等鄉鎮30余家茶葉合作社發展基地5000余畝;成立公司,聘請專家研發無氧真空發酵制茶技術,開發出“七夕美人茶”系列紅茶產品。“生產紅茶既發掘了鄖西豐富的茶資源,解決以往夏秋季茶葉無人問津的問題,依靠茶葉又傳播了七夕文化。”王華建說。
“鏈”上七夕文化,七夕茶業發展迅速。2019年,七夕茶業與中國人壽達成幫扶戰略,成為中國人壽“國壽·七夕茶”生產基地。同時,還與格林美集團、蘇寧易購等公司合作,開拓線上線下銷售渠道。2021年,公司收購鮮葉30萬斤,帶動500余戶農民增收;年產紅茶5萬斤,實現產值2000余萬元,銷售1500余萬元。
王華建介紹,前不久,格林美集團專程前來考察,簽下200萬元“格林美·七夕紅”采購訂單,全年計劃采購500萬元。今年公司定制訂單中國人壽“國壽·七夕茶”、蘇寧易購“蘇寧宜品·七夕美人”達1000萬元。“今年把幾大網絡平臺做起來,線上計劃年銷售1000萬元。”王華建說。
同樣發掘鄖西七夕文化價值的,還有來自四川瀘州的朱上能。
2010年,朱上能受邀投資,對原鄖西國營酒廠進行技改、遷建,成立十堰真武酒業有限公司。公司以七夕文化開發出“天河緣酒”等品種,銷往陜西、河南、青海等地及周邊區域,年銷售收入6000余萬元。
鄖西是中國七夕文化之鄉,“鄖西七夕”被列入國家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近年來,該縣緊密依托七夕文化發展文化旅游業,建設七夕廣場、織女雕像、銅牛雕塑、時空隧道等地標建筑,把七夕文化深度融合到市政建設中;打造“天河水鄉·七夕畫廊”,將牛郎莊、織女坊、民俗村等特色村莊一線串珠;連續舉辦12屆鄖西天河七夕文化旅游節,實現人氣、財氣雙收;探索推動文創產品和文化項目深度融合,總投資60余億元的中國天河七夕文化城項目,將打造成“七夕愛情文化之城”。
去年底,該縣“七夕”鏈上的相關文化產業企業超過110家,其中規上企業達28家,營業收入達1.23億元,同比增長3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