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郭炫龍 通訊員齊然然 張玉寬)3月29日,在襄陽市襄城區臥龍鎮的麥田里,玉皇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無人機正在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小麥病蟲害統防治工作,有了高科技助力,不僅農業管理節約時間,勞動力減少,而且防治范圍廣、速度快、效果好,為豐收增產打下良好基礎。
無人機穿梭在蔥郁的麥田上噴灑作業。 通訊員供圖
襄陽市襄城區玉皇農機專業合作社胡磊一邊操縱著無人機為小麥噴灑藥劑,一邊向記者介紹,他手中這臺大疆農用無人機是今年購買的,購買時一共花了近8萬元,其中財政補貼了12000元,減輕了不少資金壓力。“每臺無人機可裝載40公斤農藥,在電量充足的情況下,可以連續噴灑30畝田地,一臺無人機一分鐘能“搞定”一畝地,一天可以作業800到1000畝,大大節省了人力成本“。
向無人機內裝填農藥。 通訊員供圖
每年小麥病蟲害防治集中在3月至4月。無人機飛防作業能節約用水率達90%,節約農藥率達30%,具有定速、定高、定量均勻噴灑藥劑等優點。
眼下正是小麥孕穗至抽穗期的關鍵時期,連日來,襄城區積極組織30多名技術專家深入田間地頭開展病蟲害技術指導服務,結合農業社會化服務項目,出動無人機20余架次,完成小麥病蟲害統防統治6萬畝次飛防任務。
據了解,為促進農業綠色發展,保障小麥生產和質量安全,襄城區在臥龍鎮設置小麥重大病蟲綠色防控示范區,示范規模達500畝,其中赤霉病藥劑示范區30畝,適時、適量的統防統治,大大提升了大面積綠色防控水平和防控效率,并降低了農耕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