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溫36.7°C,正常。”“請您戴好口罩。”“請您打開健康碼,主動掃場所碼進入。”連日來,在湘潭市岳塘區建設路街道曙光社區的小區防疫關卡值守點,一名叫賀稚輝的志愿者,他雖身體殘疾,卻用自己的執著堅守在抗疫一線,贏得了社區居民的連連點贊。
今年53歲的賀稚輝,系二化廠破產改制下崗職工。多年前,他因一起交通事故,導致腦部和腿部受傷,后被評定為肢體四級殘疾。當此輪疫情襲來,賀稚輝從手機網絡上得知,岳塘區需要招募大量的志愿者后,他便主動聯系所在的曙光社區,申請成為一名防疫志愿者。起初,社區考慮到他身體狀況,勸他不要參加志愿活動,但賀稚輝堅定地說:“在我困難的時候,社區總是及時給我幫助,現在社區有需要,我應該站出來,奉獻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社區拗不過他,便同意他參與此次疫情防控,安排他在社區旁邊小區中地凱旋城小區進行關卡值守。
認領任務后,他每天早早到達關卡口,幫助出入人員檢測體溫,做好外來人員登記等工作,提醒進出居民掃場所碼、戴口罩,宣傳防疫知識。雖然他每天要從早上8點工作到下五5點半,站久了他的腿就會舊疾復發比較疼。但賀稚輝始終堅持,腿疼的時候他就坐下來休息一下,稍微緩解后又繼續投入到工作中去。“我們被這位殘疾大爺對社會的這份責任感深受打動,自然很配合工作。有他協助守護我們的小區,我們很放心。”該小區居民王女士一邊向我們介紹,一邊向他豎起了大拇指。
自湘潭新一輪疫情襲來,在建設路街道,像賀稚輝這樣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志愿者數不勝數。為切實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戰,建設路街道積極發動社區黨員、志愿者、愛心企業構建起全鏈條群防群控體系,全面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防控策略,抓緊抓實抓細常態化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全面保障轄區居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