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許玲提出建議,要減少教師課后非教學活動,把課堂之外占用老師精力的活動盡量減下來,讓老師專心聚焦在課堂教學質量提升上。
“減輕老師教學外的負擔”這個話題是老生常談,而在“雙減”政策發布后的第二年,提出這項建議顯得更為及時,回應了當前教師們的擔憂。“雙減”政策實施后,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和家長們的教育壓力,更多的責任轉而落在教師的肩上。老師們要花精力引導學生們的課后活動,教學工作時間相應延長了。此時,若被諸如評審、競賽之類和教學無關的任務牽絆,老師們分身乏術,最后越來越遠離教育這項任務本身。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的核心任務始終是教學,最首要的關照對象是學生。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工作需要教育工作者長期接續努力,久久為功。而如今,我們的老師在立德樹人的同時,還要應對督查檢查考核評比,參與城市創優評先活動、填寫報表整理臺賬,備課教學的時間被大大壓縮,教育這項核心要務被逐漸邊緣化。長此以往,不斷消磨著老師們的工作熱情,造成他們對職業的厭倦,帶來教學質量下滑的同時,還營造出一種“教師工作是行政化大于教學業務”的社會印象,勸退一批原本有志于教育事業的年輕人才,畢竟當代年輕人思維活躍,擇業時往往更看重輕松愉悅的工作氛圍。
要讓老師回歸教育本職,實現“做一名簡簡單單的教師”這一愿望,明確校內職責分工十分必要。教師這一群體雖是學校最主要的職工群體,但大部分普通教師最主要的精力是用于教學,其他與教學無關的社會事務,只能在完成教學工作的前提下,行有余力方能參與,或是直接融入教學活動之中。同時,對教師的考核評優方式也需優化升級,減少對老師的督查檢查評比等事項,考核標準側重教學實績而輕留痕,讓教師得以從填表格備材料中解放,專注用過硬的教學水平來證明自身。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減負”一詞在關注學生群體時,也應該對準教師,卸掉老師身上多余的擔子,讓“老師”這個身份回歸單純,讓教育回歸初心,真正讓“雙減”下的教育減“負”而不減“質”。
稿源:荊楚網
作者:汪婧(宜昌夷陵)
責編:丁楚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