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余瑾毅、通訊員簡杰)武漢一老人患尿毒癥8年,老伴每次陪同就醫都會帶上一個小水果送給醫生。這樣的舉動持續了八年,醫生與患者及家屬之間建立起深厚情誼 ,這位婆婆也被醫護人員親切的稱呼為“水果婆婆”。
60多歲的毛爹爹(化姓)8年前突然全身無力,到武漢市中心醫院檢查出高血壓、糖尿病、腦瘤、尿毒癥,從此全心治療與休養。老伴熊婆婆承擔起了照顧毛爹爹的職責,每半個月到一個月就要到醫院為毛爹爹開藥,幫助他在家里做腹膜透析,定期還要陪他到醫院血透。當時接診毛爹爹的腎病內科醫生徐力在出院前主動給熊婆婆留下了電話,告訴她有任何情況都可以聯系自己。此后,徐力隔三差五就會電話隨訪,指導她為老伴腹膜透析,提醒她開藥的時間。而每次到醫院開藥,熊婆婆就會隨手在家里裝上一個蘋果、梨子或香蕉,在門診見到徐力或科室其他醫生,就會送給他們。
剛開始,徐力一再推辭不肯接受,一來二去熊婆婆就“批評”他:“這不是什么貴重物品,我都是家里隨便帶的,又不是特意買來送你的。你們平時又忙又累,可能沒時間喝水吃飯,一個水果可以幫你頂一下。”徐力理解了婆婆的用心,這才接過了婆婆手中的蘋果。后來,熊婆婆還經常給徐力的同事帶水果,徐力和同事也會把自己零食分享給熊婆婆。當徐力從該院南京路院區調到后湖院區工作后,熊婆婆還是繼續把水果送到了后湖院區。
“‘水果婆婆’今天又給你帶了什么水果,有沒有我的呀?”在科室,其他醫生偶爾會跟徐力打趣,他們都是熊婆婆的“老熟人”了。熊婆婆說:“我開始真的就是個心意,想著醫生對我和老伴特別關照,不管是開藥還是來做血透,他們都很上心。半夜給他們打電話發消息他們也會耐心答復,真的很難得,家里沒什么特別的,就想像個朋友一樣帶一兩個小水果關心關心他們。”這個小事情后來就成了她的習慣,有時候出門著急忘帶了或者家里正好水果吃完了,她下次就會多帶一個“補上”。
“我們只是做了醫生該做的事情,熊婆婆很樂觀,這么多年照顧老伴也挺不容易的,我們能多做一點是一點,希望她和毛爹爹都能好一點。只是沒想到,熊婆婆是這么‘客氣’的一個人,這一客氣就是八年。”徐力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