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預計創業板注冊制首批將有18家企業上市。
目前機構網下配售結果已經出爐,投資者可“按圖索驥”。
總體來看,首批18家企業合計募資200.06億元。從配售情況來看,18家企業網下配售募資總額達103.97億,占發行總額的51.81%。而網上配售金額為96.69億元,占發行總額的48.19%。
在網下配售結構中,廣證恒生的研究報告顯示,比起其它機構 ,公募基金獲配比例最高,獲配總市值達49.47億,占網下配售總額47.65%。
其它網下獲配比例比較高的機構還有:一般法人22.56%、企業年金10.65%、陽光私募8.19%、保險公司6.03%、社保基金1.92%、券商集合理財1.37%。
廣證恒生指出,共115家公募基金公司的2484只基金產品獲得了網下配售。
從獲配金額的排名來看,前五的公募基金公司分別為鵬華、易方達、富國、南方及匯添富,分別獲得價值為2.81億、2.59億、2.20億、2.07億及1.81億的新股配售。
從單一產品獲配金額的排名來看,銀河基金管理的9只基金的獲配金額排名并列第一。獲配金額排名前十(含并列)的基金產品中有9只由銀河基金負責管理,3只由永贏基金負責管理。
“希望通過公募基金參與創業板注冊制的新股投資,可篩選出獲配金額大,且獲配創業板注冊制股票市值占基金規模的比例高的基金產品進行參與。創業板注冊制股票市值占基金規模的比例越高,則基金凈值的變動受創業板注冊制新股二級市場表現的影響越大。”廣證恒生建議。
另外,廣證恒生還指出,投資者需考慮該基金原有的資產結構及投資策略。偏債混合型、被動指數型及增強指數型基金的原有投資組合波動受市場波動影響更小。值得注意的是,基金規模為截止至基金最新季報(2020年6月30日)的基金資產規模數據,最新規模存在變動的可能。投資者可結合創業板網下打新所需市值要求謹慎判斷。
博時基金經理肖瑞瑾表示,對普通投資者而言,這次的創業板注冊制改革必須了解的信息有幾項:首先是注冊制取代核準制,門檻降低能讓更多的公司有條件上市;其次是漲跌幅限制從10%提升到了20%;第三是新的個人投資者需要有十萬元的賬戶資產才能有入場資格;最后是針對上市公司將會有更加規范的退市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