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新三板來說,分層制度是改革的重頭戲。2019年10月25日,證監會啟動全面深化新三板改革,重點措施包括設立精選層,優化發行融資制度,建立掛牌公司轉板上市機制等。2019年11月至今年初,改革各項政策和業務規則逐步出爐,精選層遴選標準、公開發行機制等規則明確。
什么是精選層?在精選層設立后,新三板市場將形成“基礎層-創新層-精選層”的三層市場結構,精準滿足不同類型、不同發展階段企業的差異化需求。
此前,新三板對于合格投資者的認定標準一直保持較為謹慎的態度,設立了500萬元資產的硬性準入指標,這一方面保護了普通投資者,另一方面也成為制約新三板流動性的一大障礙。改革后,精選層要求個人投資者證券資產不低于100萬元,創新層要求不低于150萬元,基礎層要求不低于200萬元,門檻大大降低。
此外,轉板上市機制被認為是本次改革的一大亮點,企業在精選層掛牌滿一年后可以轉板至科創板、創業板上市。這意味著,企業可以在精選層先進行公開發行,經過一年掛牌成長后,滿足標準即可申請轉板,上市時間大大縮短,打通了企業成長壯大的市場通道,給企業更多選擇。
“對于企業來說,轉板上市機制可縮短新三板企業登陸A股時間,那些財務狀況良好或創新能力較強、市場認可度較高、具有較高公眾化水平的優質企業可根據自身情況尋找符合自身定位的資本市場,隨著企業的成長有不同層次的資本市場助力。對于市場來說,轉板上市機制有助于充分發揮新三板承上啟下的作用。”開源證券中小企業服務部負責人彭海表示。
如今,精選層跑出加速度。截至7月15日,精選層受理企業數量達到70家,32家企業已通過核準,進入發行階段。另外還有近200家掛牌公司公告擬沖擊精選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