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在線教育上市公司來說,或許現在正是最好的時代,有政策、資本等多方支持,公司發力市場開拓,業績蒸蒸日上,市值更是水漲船高。但隨著在線教育的高速發展,因為缺乏行業標準,也產生了更多法律糾紛,大量公司新進入這個行業的同時,也有更多公司選擇了退出。
在線教育爆發同時也帶來消費者投訴激增
51Talk創始人兼CEO黃佳佳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在線教育異軍突起,用戶規模和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在線教育以其兼具靈活性與適應性的顯著優勢,陪伴中國廣大學生群體度過了“停課不停學”的難忘時光。但在線教育市場發展駛入快車道的同時,行業也暴露出不少值得關注的問題,比如課程質量參差不齊、播放卡頓、教師缺乏相關教學經驗等。
上海消費者保護委員會公布的《2020年上半年投訴處理情況通報》顯示,上半年受理教育培訓投訴5625件,同比上升20.9%,消費者主要反映教學質量不符合預期、無法預約課程、虛編師資以及消費者因企業承諾“隨學隨退”、教學質量不佳等提出退款申請,部分培訓機構以消費者違約為由拒絕退款或者收取高額手續費。
如一位消費者對《證券日報》記者反映,她在上海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購買了價值數萬元的在線英語網課,今年年中時候該公司以課程服務升級為由,在未經消費者同意的情況下,把贈課、朋友圈推廣得到的主修課變更為“口語精靈”課,時長從30分鐘縮短為25分鐘并設置有效期,引發該消費者不滿并且向有關部門投訴后,才獲得了應有的主修課時長。
制定行業標準在線教育開啟品質競爭
據中國消費者報發布的《2020年K12在線教育消費者認知狀況調查報告》顯示,我國在線教育相關企業注冊量逐年攀升,從2014年的1萬余家,至2020年8月數量已經達到22萬家,與此同時,2019年吊銷注銷量近1.5萬家,同比增長了121%,行業在擴張過程中也在不斷進行優勝劣汰。
疫情考驗下,在線教育相較于傳統課堂不受空間地域限制,顯現出巨大優勢,但與此同時,亦呈現出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北京市消費者協會秘書長楊曉軍表示,為此消費者協會參與制定了K12在線教育服務與評價團體標準,樹立行業準則。
“51Talk、作業幫、猿輔導、掌門教育等多家龍頭企業不僅參與了團體標準制定,還聯合簽署了《K12在線教育企業自律公約》,對在線教育行業規范發展將起到積極推動作用。”楊曉軍表示,制定K12在線教育服務與評價團體標準的一個重要意義,在于希望參與各方著眼于行業長遠發展健康有序競爭。
據介紹,K12在線教育服務與評價團體標準,將圍繞行業和消費者普遍關心的問題,從主動適應市場變化、促進在線教育技術革新、規范K12在線教育市場秩序、維護消費者權益等方面制定規范,以推動K12在線教育市場健康發展。該團體標準將在充分研討后,向社會公眾征求意見后公布。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青少年與教育社會學研究室助理研究員龔順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在線教育行業還缺乏統一的標準,K12是在線教育作為重要的市場,通過制定并完善K12在線教育的團體標準,將對在線教育行業發展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有助于行業通過提高品質與門檻實現優勝劣汰。
“在線教育的規范發展,已經成為政府、社會和企業的共識,是多方推動的結果。在政府加強監管的同時,在線教育各個企業也應當主動加強自律,為行業發展形成良好的外部環境。”黃佳佳也表示,只有在規范中前行,在線教育行業才可能打開更為廣闊的新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