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董事長井賢棟表示,“上鏈將成為數字經濟時代每個企業的標配。”在他看來,說區塊鏈是數字時代最重要的技術不為過,沒有信任的引擎,數字經濟很難真正發展。或者,正是看到了未來的前景,馬云對螞蟻鏈的重視甚至提升到了11年前阿里云之于阿里的重要性,認為螞蟻鏈將決定阿里10年后的江湖地位。
央行數字貨幣確實給金融設備商帶來機會,由于其將支持離線交易而且可控匿名,這意味著DCEP的受理,將需要專門的硬件設備支持,這將刺激社會對于金融設備的需求。
研究員:目前尚未有區塊鏈積分應用在國內形成商業模式
某大型科技公司研究員負責人坦言,目前為止,尚未有區塊鏈積分應用在國內形成商業模式。企業基于聯盟鏈開展區塊鏈積分后,其自身仍是中心化的一家,并未去中心化,讓區塊鏈技術失去了本身有的意義。炒作概念以后,未能讓業內乃至旁觀者看出區塊鏈技術與互聯網技術落地積分場景的區別度。“再者,有些機構并不是不想讓用戶花錢購入代幣,而是受國家政策所限。用戶通過簽到、做游戲等勞動換取所得,即便通證本身未進行募資,也屬于投資物范疇。”
互鏈脈搏研究員:區塊鏈產品通模型證設計對勞動量的定義太隨意
互鏈脈搏研究院研究員元尚指出,區塊鏈產品的產品設計者們在通證(積分)模型的設計上,對于勞動量的定義太過隨意。首先,用戶的消費行為不能視為勞動。很多所謂區塊鏈產品把用戶的消費行為視為勞動,比如閱讀文章、購買商品。區塊鏈產品對這些消費行為進行激勵,其代價就是其自身的通證一文不值。其次,用戶對產品方單方面的勞動貢獻,在市場上沒有價值。一些產品號召用戶為產品拉人頭,然后給予通證激勵。但產品方又不用真金白銀回購這些通證,那么通證的價值也將歸零。最后,在系統內消化通證,通證的能量會越來越低。
蘇寧金融研究員:央行數字貨幣商業價值近期難體現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黃大智表示,部分主體希望在央行數字貨幣方向發力,在短期內可能無法在盈利上體現。黃大智進一步表示,商業價值近期難體現的具體原因在于:一方面,目前數字貨幣仍在內測階段,距離普及到每個消費者的時間究竟要多久,還不得而知;另一方面,單個設備少則數百元,多則上千元,對于商家或機構而言轉換支付設備需要付出成本,消費者使用也需要適應成本。這些因素都對設備的需求量增長有所抑制。
經濟學家余豐慧:要發揮未來區塊鏈金融來支持跨境電商
經濟學家、新金融專家余豐慧指出,要發揮科技金融、人工智能金融、未來區塊鏈金融來支持跨境電商。今后實體企業出口比例將會下降,通過亞馬遜做跨境電商對于進出口是重點,也是發展趨勢。
數字貨幣等多種貨幣體系挑戰美元主導地位
紐約投資銀行Odeon Capital Group LLC的高級研究分析師Dick Bove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由于潛在的包括數字貨幣在內的多種貨幣體系的挑戰,長期存在的以美元為主導的金融體系可能會終結。
環球通證上半年虧損明顯收窄是由終止區塊鏈業務所致
環球通證發布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6個月的中期業績,期內該公司實現收入約8827.1萬港元,同比增加3.86%,股東應占虧損161.3萬港元,同比收窄94.43%。公告稱 ,收入增加乃主要由于貿易業務收入增加所致,期內虧損明顯收窄主要由于已終止區塊鏈技術相關業務的經營成本減少,及加密貨幣市價上漲導致出售加密貨幣產生收益以及加密貨幣減值虧損減少所致。
律師:由于美國監管機構未能采取行動 主節點處于法律邊緣
美國伊利諾伊執業律師說,去年11月,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主席Heath Tarbert表示,該機構和證券交易委員會都在“仔細考慮”以太坊 2.0的新的股權證明(PoS)交易驗證模型。9個月過去了,SEC尚未就其在這個問題上的結論提供任何跡象。而且,從某種程度上說,目前加密行業的大部分是建立在以太坊之上的,包括DeFi的大部分,這是一個問題。
鑒于為以太坊 2.0提出的抵押機制與大多數基于主節點的網絡所發現的抵押機制有相似之處,其希望SEC的有關以太坊2.0的一些指導可能有助于解決這一問題。但該機構的沉默讓許多使用或正在考慮使用主節點的區塊鏈網絡陷入了法律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