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京東企業業務的技術服務品牌全新亮相,業內人士稱京東在B端市場也正越來越像自己大洋彼岸的前輩——亞馬遜。
一年三項“大動作” 京東大舉挺進toB技術服務
10月15日,京東企業業務發布全新技術服務品牌——“電解智”, 致力于將京東長期以來積累的技術、產品能力以及企業業務落地服務經驗進行系統性的梳理和輸出,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高質量的基礎設施,京東技術服務版圖中再添一枚重磅砝碼。
事實上,今年以來,京東集團在技術領域可謂布局頻頻、動作不斷。
3月,為了統一品牌形象,整合技術能力更好地服務內外部客戶,京東云與AI事業部正式將原京東云、京東人工智能、京東物聯三個品牌統一為“京東智聯云”品牌,通過云化部署、連接協同、智能驅動三階引擎,為企業的技術設施云化、產供銷服價值鏈、在線供應鏈、運營數據化、智能決策等提供場景服務。
5月,京東發布“新動能計劃”,以云計算、AI、IoT、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為基礎,聚焦智能協同管理、智能采購、智能中臺三大場景,提供京采云等6大技術能力組件,為政府、企業在“新基建”的浪潮下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的全新動能引擎。
而隨著“電解智”的發布,京東的toB技術服務版圖正日益成型。
專注采購技術服務 “電解智”為企業供應鏈注入“數字介質”
與“京東智聯云”、 “新動能計劃”不同,“電解智”更為聚焦企業生存、運營的命脈——即供應鏈的數字化轉型難題,通過提供覆蓋采購全流程的“技術+服務”綜合性解決方案,幫助企業提升供應鏈競爭優勢。
京東零售集團企業業務事業部采購解決方案業務部總經理劉建勛介紹,電解質是溶于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狀態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是電流傳導的介質,京東企業業務將技術服務品牌取名為“電解智”,就是希望為產業供應鏈注入“數字介質”,不僅實現各環節的無縫連接和高效協同,還要將數據和信息的傳導損耗降為零,實現“供應鏈超導”。
具體來看,“電解智”基于京東800萬活躍企業客戶服務經驗和對企業的深刻理解,幫助企業從采購管理出發實現具備全局視野的前瞻式頂層設計,并全面整合京東企業業務過往的技術服務產品,包括數字化采購解決方案京采云、封閉采購平臺VOP、電子招投標系統、智能福利解決方案錦禮等,實現覆蓋事前預算編制、計劃備案,事中線上采購,事后履約驗收、以及對賬支付等全流程的高效協同應用服務體系。通過“電解智”,企業最終將形成“可看可感”的數字化轉型效果及收益。
業內人士評價,對比成長為市值1.2萬億美元超級巨頭的亞馬遜,二級市場愿意為其高估值買單的考量,主要在于其B端技術服務業務的廣闊前景。而“電解智”這一技術“新王牌”的出現,不僅將進一步強化京東對于企業客戶的服務能力,也能夠進一步拉升京東的想象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