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客登上游輪,開啟峽江之旅。周星亮 攝
宜昌素以“三峽門戶”“川鄂咽喉”著稱,坐擁長江三峽、三峽大壩等世界級旅游資源,72家A級景區串聯起長江文明與巴楚文化,年接待游客超1億人次。
依托三峽大壩、葛洲壩與西陵峽獨一無二的旅游資源,宜昌打造了“兩壩一峽”“長江夜游”等長江休閑觀光游輪產品體系。如今,乘坐游輪游峽江,打卡三峽升船機和葛洲壩船閘體驗“水漲船高”,已成為熱門項目,暑期更是“一票難求”。在社交媒體上,有博主甚至提醒游客“先搶船票,再買機票”。
“兩壩一峽”和“長江夜游”的火爆程度,從葛洲壩樞紐通過量可見一斑。長江三峽通航管理局數據統計顯示,今年1月至7月,葛洲壩樞紐累計通過船舶25921艘次,同比增長6.85%;通過旅客逾95萬人次,同比增長9.46%。其中,8月10日葛洲壩三號船閘累計通過客船23艘次,通過旅客14145人次,刷新今年以來日客流量最高紀錄。

游客乘坐游輪通過葛洲壩3號船閘,體驗“水漲船高”。鄭爽 攝
此外,宜昌持續推動“兩壩一峽”旅游資源整合,從水域向陸域延伸。三峽大瀑布景區累計接待游客40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21%;三峽奇潭、南津關大峽谷日均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長均超30%。G348三峽公路經改擴建后為成了備受青睞的熱門旅游線路,帶火了周邊鄉鎮的民宿和農家樂。據統計,今年7月,宜昌市夷陵區共接待游客48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9.3億元。
各景區迎來暑期客流高峰,隨之帶來的是星級酒店、特色民宿“一房難求”。秭歸、夷陵、長陽、五峰等地的民宿持續爆滿,百里荒景區酒店及特色民宿周末房源需提前10天至14天預定。

游客在三峽人家景區欣賞峽江號子表演。張國榮 攝
8月,宜昌市先后舉辦刀郎演唱會、十五運會羽毛球資格賽,以“旅游+音樂”“旅游+體育”聯動激活全域旅游發展磁場。據統計,8月上旬,屈原故里景區游客增長超20%,三峽大瀑布游客增長近15%,柴埠溪大峽谷游客增長40%以上,九畹溪漂流暑期游客同比增長約50%。
宜昌市文化和旅游局負責人介紹,為打造優質旅游體驗,旅游管理部門通過線上預約、分時段入園等措施合理分散客流,并增設售票窗口、檢票通道智能設備,提高通行效率;同時,嚴查隨意漲價、價格欺詐、虛假宣傳等問題,維護旅游市場環境,保障游客合法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