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云已上線的所有技術服務,科技型中小企業都可以通過申領創新券享受折扣補貼。”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廣東企業華為云業務部廣州區域總監唐偉杰說。目前,華為云在華轉網上開設的“旗艦店”已裝扮一新,準備開店迎客。其所入駐的華轉網,可是國內首家搭載政府科技創新券的科技服務電商平臺,在上面可直接申領、使用創新券購買技術服務。
8月26日,廣東省科技廳舉行華轉網暨創新券官方平臺正式上線運營啟動儀式。記者獲悉,廣東先行先試推出科技創新券可“全國使用、廣東兌付”模式,以科技服務電商模式實現創新券的直接抵扣,同時探索科技創新券“放管服”改革新模式,切實降低科技型中小企業和創新者的研發成本。
首創電商模式 創新券直接抵扣
打開華轉網,點開 “廣東創新券”一欄,頁面赫然顯示出“機構入庫、企業認證、前往商場、孵化器登記、我要開店”五大欄目。
“通過把科技創新券搭載到華轉網科技服務商城中,一方面使得創新券的申領使用更為便捷,另一方面讓企業享受到研究開發、檢驗檢測、大型科學儀器設備共享等‘一站式’科技服務,購買科技服務像在京東、淘寶上購買商品一樣方便。”華南技術轉移中心董事長周海濤說。
如何使用?服務機構入庫后,在開設店鋪中發布服務產品、價格等商品信息,企業根據所需下單選購后進行支付。據華南技術轉移中心副總經理李奎介紹,科技創新券申領、使用可參照“京東現金券”方式,在下單支付環節直接抵扣,所抵扣金額由服務機構與平臺進行兌付提現,實現“實時申領、按需使用、及時兌付”。
如何通過華轉網降低中小企業創新創業成本?入駐該網的服務機構需按照市場價格,為中小企業提供一定折扣率。此外,通過省市聯動政策,企業可獲得最高50%抵扣。
截至目前,已有197家服務機構入駐華轉網,包括北京、上海、江蘇、香港的全國知名服務機構,可使用科技創新券的產品總數超1600多件。
率先實現“全國使用、廣東兌付”
科技創新券是政府為進一步降低創新創業成本,激發企業科技創新的一種財政獎補措施。自2015年開展科技創新券補助政策試點以來,廣東省財政共安排專項資金1.8億,帶動全省各地市、縣(區)財政投入近3億,撬動全省中小微企業科技創新投入超16億,受惠企業(機構)5222家。推動了科技服務機構的有序健康發展。
“政策確實推動了中小企業的研發創新能力,但也存在兌付周期長、申報流程多等‘痛點’,企業獲得感較弱。”李奎說。因此,廣東省科技廳要求進一步探索更優的管理模式。
近年來,為推動國內外優勢科技資源向廣東集聚,廣東省科技廳率先在科技計劃項目中打破只資助本地機構的慣例,鼓勵省內企業與省外、港澳大院大所和科技服務機構開展合作,助力廣東創新。
“按照‘全國使用、廣東兌付’的總體思路,鼓勵發動港澳、京津冀、長三角地區優質服務機構入庫,省外服務機構接受廣東企業使用創新券直接抵扣,獎補方面與省內服務機構享受同等待遇。”李奎表示,該方式既確保了創新券財政資金主要用于廣東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又激勵了省外、港澳優質服務機構為廣東企業提供服務。
探索創新券“放管服”改革新模式
目前,廣東科技創新券支持購買研究開發、檢驗檢測、大型科學儀器設施共享三類服務。改革將兌付主體由企業改為服務機構;省補助比例提高到30%,其中單個企業最高可獲得10萬元補貼;對接受創新券直接抵扣的服務機構,將給予一定比例的獎勵和補貼。
一方面,廣東探索科技創新券“放管服”改革新模式,委托第三方平臺——華南技術轉移中心統一管理,負責創新券的發放、結轉、兌付,與華轉網平臺結合,推動創新券在平臺直接抵扣和兌付。“預計將在今年9月啟動2019年的科技創新券申領和兌付工作。”李奎透露說。
另一方面,廣東創新券采用大數據等技術手段,通過與全國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系統、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華轉網電商業務系統數據打通,實現申報系統自動匹配大量企業信息,簡化企業填寫信息,首次實現全程線上無紙化申報兌換。同時,利用區塊鏈等技術,做到“全程留痕、可追溯、可核查、不可更改”,防止各類騙補行為。
“通過改革,將實現‘常態化申領、直接抵扣、季度集中兌付’,從而提高創新券的兌付效率。”李奎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