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星科技園藏龍臥虎,由電子科技大學與深圳市人民政府攜手共建的電子科技大學(深圳)高等研究院(以下簡稱“高等研究院”)也落戶于此,主動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充分發揮電子科技大學在電子信息領域的學科鏈、創新鏈和人才鏈優勢,致力于建設成為電子信息領域國際一流的高等研究院。

培養未來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拔尖創新人才
電子科技大學是交通大學、東南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的電訊工程相關專業合并組建的高校,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著名的“兩電一郵”的重要成員。
談及為什么來深圳建立高等研究院?高等研究院副院長鄒見效表示,電子科技大學的學科方向主要是電子信息專業,而深圳的GDP中電子信息產業占比很高,此外,電子科技大學在深圳有6萬名校友,在粵港澳大灣區有8萬名校友,在深圳和大灣區的校友占比也非常高。“我們在深圳電子信息相關企業里面基本上都能找到校友,具有電子信息學科背景的校友在這里有非常廣闊的發展空間。”
“深圳是創新之都,我們將建設與之相適應的世界一流的科研機構。”鄒見效表示,在國家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建設的時代背景下,研究院由電子科技大學與深圳市人民政府于2019年12月攜手共建,通過聚焦電子信息領域,搭建一流創新平臺,開展前沿科學探索和聯合技術攻關,培育和匯聚國際高端人才,為實現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和相關重大裝備發展的“自主可控、安全可靠、高效可用”提供有力支撐;通過推動電子信息技術與其他行業的深度融合,開展科技成果轉化,促進深圳市相關產業轉型升級。
據介紹,高等研究院專注于深度產學研背景下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形成了校企聯合培養特色班的培養模式。目前,高等研究院已經與華為、中興等電子信息龍頭企業聯合搭建多個高能級科技創新平臺,共建實驗環境,共同確立創新研究課題,共同攻克關鍵技術,為學生提供行業領軍企業、上市公司就業機會,結合優質校內外導師資源,完善高水平符合人才的產學研機制,培養未來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拔尖創新人才。
促進學校優勢科技資源與深圳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深度融合
“在人才培養這一塊,我們給每位研究生都配備一位企業家老師,還建立了特色班比如華為班、中興班、集成電路班、數字聯盟班、智能系統班等等,行業龍頭企業、上市公司參與到我們培養人才的過程,我們培養的人才也能夠深入參與企業一線的核心技術攻關。”鄒見效介紹,去年,高等研究院已經跟深圳市的100多家企業建立起合作,跟30多家企業建立聯合研究院、聯合實驗室進行深度融合。高等研究院聘請企業高層次專家擔任老師,學校老師和研究生也到企業參與一線技術攻關產品研發。
“高等研究院于2020年9月迎來了首批新生,2020級研究生新生主要攻讀方向為電子信息、人工智能、信息安全、集成電路、計算機、軟件工程、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等。”鄒見效表示,明年高等研究院將迎來首批畢業生,為粵港澳大亞灣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目前,高等研究院發展和建立了人工智能、集成電路與電子信息材料、信息安全與基礎軟件、下一代無線通信和先進測試與智能制造等5個重點研究方向。圍繞深圳市“20+8”的產業布局,積極促進學校優勢科技資源與深圳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深度融合,聚焦電子信息功能材料、集成電路與微系統、大功率電真空器件及系統、太赫茲器件及系統、量子互聯網與器件、高端測試儀器、計算機輔助工程軟件、工業互聯網與智能制造、海洋電子信息等9個方向重點攻關,突破“卡脖子”技術,增強深圳電子信息創新鏈、產業鏈的控制力、競爭力和引領力。
根據深圳市的產業布局和電子科大發展戰略,高等研究院依托以中外院士、IEEEFellow等為代表的杰出人才隊伍和優秀科研團隊;依托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兩個A+學科和計算機科學、材料科學等世界一流學科;依托電子薄膜與集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通信抗干擾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云操作系統研發與應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多個國家級科研平臺;依托粵港澳大灣區6萬多位校友的全力支持;依托電子科技大學遍及全球的一流合作伙伴,廣泛開展創新人才培養、前沿科學探索、聯合技術攻關、科技成果轉化,打造創新人才培養新基地、高新技術新源頭、成果孵化新引擎。
(深圳報業集團記者 雷欽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