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劉丁維
28日,極目新聞記者從湖北省水利廳了解到武漢江灘、十堰市丹江口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紀念園、襄陽市引丹渠、宜昌市宜都幸福渠、荊江水文化館、荊江分洪工程北閘、黃岡市水土保持監測站、咸寧市簰洲灣98抗洪紀念館、漢江水情教育基地、漳河工程水情教育基地等10家單位,入圍第五批湖北省水情教育基地。至此,湖北已成功創建19家省級水情教育基地,數量位居全國前列。
水情教育基地是開展水情教育工作的重要支撐,主要依托已有的水利設施、場館,面向社會公眾開展水情教育,具有顯著科普教育功能和示范引領作用,對于展示水利行業形象、增進公眾對我國基本水情的認知具有重要作用。2021年3月,湖北省水利廳下發《關于組織開展第五批湖北省水情教育基地申報遴選工作的通知》,得到各地高度重視。在各地水行政主管部門和廳直單位推薦的基礎上,經材料審查、實地初核、專家復核等程序,武漢江灘等10家申報對象最終被評為第五批湖北省水情教育基地。
自2015年省水利廳在全省范圍內開展水情教育基地創建工作以來,已開展四批湖北省水情教育基地申報遴選工作,共創建授牌武漢晴川初中(原武漢市二十三初中)、湖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襄陽長渠(白起渠)、武漢節水科技館、武漢西湖流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黃岡市蘄春縣大同水庫、黃岡市武穴市梅川水庫、十堰市竹山縣霍河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區、十堰市鄖西縣天河水鄉共9家省級水情教育基地。其中,長渠(白起渠)、武漢市節水科技館、蘄春縣大同水庫獲批國家水情教育基地,創建成效顯著。
28日,極目新聞記者從湖北省水利廳了解到武漢江灘、十堰市丹江口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紀念園、襄陽市引丹渠、宜昌市宜都幸福渠、荊江水文化館、荊江分洪工程北閘、黃岡市水土保持監測站、咸寧市簰洲灣98抗洪紀念館、漢江水情教育基地、漳河工程水情教育基地等10家單位,入圍第五批湖北省水情教育基地。至此,湖北已成功創建19家省級水情教育基地,數量位居全國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