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隧道巡查前,查看相關工程資料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呂銳 葉嶸 通訊員 楊杭杭 袁永華
2021年12月31日凌晨,這也是進入新年前的最后一天。武漢地鐵4號線攔江路站A出口,武漢地鐵集團黨委委員、董事葉萬敏,武漢地鐵橋隧管理公司黨支部書記、總經理陳聰,帶領由地鐵集團質量安全監察部、橋隧公司、維保單位、監理單位等組成的地鐵巡查團隊,帶著手電筒、架梯等設備,搶在深夜地鐵停運的“窗口期”,對這條越江地鐵隧道進行“體檢”。
陳聰介紹,上周12月26日武漢軌道交通5號線、6號線二期、16號線工程開通運營,目前武漢地鐵總運營里程達435公里,車站總數達282座,其中穿越長江、漢江的越江隧道有6條,分別是2號線、3號線、4號線、6號線、7號線和8號線,“組織開展6條過江地鐵隧道專項巡查,是我們的常態化工作。發現情況及時處置并上報,確保武漢地鐵的正常運行,更好地服務市民出行。”
據悉,從2020年長江主汛期開始,武漢地鐵橋隧公司對這6條越江隧道進行了大規模的隱患排查、病害集中處理,并對隧道洞門環梁進行了擴大加固,對隧道江中集水井進行清淤……徹底排除安全隱患。
進入隧道巡查前,葉萬敏仔細查看了越江隧道專項整治工程資料以及維保施工單位的專項巡查及驗收記錄。凌晨1點開始,大家正式進入隧道,從漢陽往武昌方向徒步巡查。
隧道洞門一般位于風井與隧道區間連接處,由于并非整塊管片,屬于拼接加裝而成,使用之中比成塊管片更容易發生變化,也屬于“薄弱環節”。此前橋隧公司已對洞門進行了植筋、加固及洞門擴大。此次現場仔細巡查發現,洞門無一處縫隙、滲水情況,處理效果良好。
在一處風井前,葉萬敏用手電筒仔細照看側壁,仔細查看有無滲漏,并詢問施工和驗收的相關情況。陳聰介紹,風井高達幾十米,在施工中,橋隧公司高度重視安全生產:首選對風井內側平面及立面安裝防護網,對風井內壁安裝施工鋼絲繩,對施工用馬凳梯用膨脹螺栓固定,防止施工平臺傾覆,并對施工吊籃進場前仔細驗收。由于措施得力,整個施工期間,安全生產萬無一失。
就這樣邊走邊巡查、邊記錄,當大家走出3公里長的隧道,在武昌復興路站出來,已是凌晨3點半了——時間不知不覺已過了2個多小時。
在2021年的最后一天,武漢地鐵人巡查多流一滴汗、多發現一個安全隱患,就能為地鐵運營多帶來一份保障,為市民出行多帶來一份平安,他們用這種方式迎接202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