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高東起
攝影記者 李輝
通訊員 張昊
12月3日晚,中法兩國相關專家分別登上武漢“君旅號”游船與巴黎塞納河畔的游船,圍繞“文明互鑒,共享未來”主題展開“無界對話”。這場特別的時空對話,把巴黎美景和武漢夜景連在一起。
長江之濱,大美武漢盛情邀約
晚6時許,參加“無界對話”的嘉賓們登上武漢“君旅號”游船后,邊欣賞窗外的長江夜景,邊入座等待對話開啟。
“武漢是一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這里有著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東西山系穿越長江而過,形成了‘龜蛇鎖大江’的格局。”華中科技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何依,是本場無界對話的主持人,她介紹道,“武漢是一座因水而生的城市,城市遺產類型豐富多樣、時間跨度大,文化遺產應當成為城市發展的驅動力,帶動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們期待著城市文化故事被更多人聆聽,通過特定的文化線路整合文化遺產,講述文化故事,使文化歷史脈絡更清晰,激活武漢的文化產業。”
當晚,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何祚歡也來到現場,分享自己在武漢生活的點點滴滴,暢談對武漢城市文化發展的期盼,“武漢在地理位置、語言文化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商業和教育基礎雄厚。武漢話在韻律上有著不可撼動的力量,從清朝開始武漢方言逐漸發展,伴隨著現代商業的繁華與城市的發展,武漢方言也重新引起學界的重視。”
游船緩緩在江上行駛,兩江四岸繁華夜色從眼前掠過,何祚歡一邊回憶自己曾在長江游船上和老友度過60歲生日的往事,一邊為江城夜景點贊,“今晚看到的長江夜景,和過去相比變化太大了。武漢的城市發展,未來一定會更好!”
中信建筑設計研究總院總建筑師陸曉明談到,武漢城市的形成與發展是與山水共生,武漢的城市布局演變都是與水和山相關自然而然形成的。今天,武漢的山水文化依然在城市發展進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未來武漢將成為舉世公認的,山水相融、自然宜居的城市。”
塞納河畔,國際友人開懷暢談
巴黎時間12月3日上午11時,法國ICOMOS(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主席讓·弗朗索瓦·拉尼奧、法國巴黎市政府前總建筑師伯爾納·蘭多、巴黎左岸新城總負責規劃師克里斯托弗·百樂等專家登上塞納河游船,以“保護塞納河畔的重要歷史建筑”“塞納河沿岸的工業遺產”等主題,與武漢“君旅號”上的嘉賓們通過視頻連線共同討論。
法國文化部國家建筑與規劃師雅克·阿托在視頻中介紹著法國城市圣艾蒂安通過一系列對城市建筑的修繕,讓老建筑煥發新顏的舉措,“不同的建筑里有不同的改造,城市規劃中重點要把規劃交給專業人士,我們期待著未來的圣艾蒂安集休閑、生活與創造于一體,成為法國的生態之城。”
“巴黎是世界著名的旅行目的地,塞納河自古以來就是巴黎城市規劃建設發展的核心。”巴黎市政府前總建筑師伯爾納·蘭多認為,塞納河沿岸景觀是一道重要的生態系統,它們的存在也讓巴黎這座城市有了一種柔性之美,“期待著未來在城市生態發展中,塞納河能得到更好的保護。”
以長江之濱的夜色與塞納河畔的陽光為幕布,兩個多小時的跨國對話中,中法專家熱烈討論。活動中,主辦方還為法國駐武漢總領事館創辦人之一貴永華頒發“武漢文化遺產保護特別貢獻獎”,感謝他為武漢歷史建筑保護出謀劃策,把中國文化帶向世界。
“武漢與巴黎都有一條生命之水穿城而過,那就是長江與塞納河,它們推動著這兩座歷史名城的發展與繁榮。”在“君旅號”游船上,武漢旅游體育集團相關負責人向在場嘉賓及遠在巴黎的國際友人推介兩江游覽游船、《知音號》、黃鶴樓夜游等長江夜游文旅項目,“希望通過這次對話,讓更多法國朋友了解武漢這個富有特色的英雄城市,不斷增進中法兩國的友誼。”
“無界論壇是和武漢這座城市聯系在一起的。從2012年的第一屆無界論壇到今天,已經是第十個年頭。我們熱愛武漢這座城市,想把最好的東西獻給她;我們熱愛祖國的文化,將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作為義不容辭的使命。”武漢共享遺產研究會副理事長丁援介紹,無界意味著融合與互通,期待著未來東方與西方、公眾與學者、城市與鄉村都能實現互聯互通。
據悉,本次無界對話為第十屆無界論壇活動之一,自2012年起無界論壇已成功舉辦九屆,12月5日第十屆無界論壇將在華中科技大學舉行,國內外各界專家將聚首武漢,共同圍繞“工程·文化·遺產:1950年后工業遺產的保護與利用”主題進行探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