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 記者林琳 通訊員張曉衡)足智多謀、屢破大案的民警老郭,卻在破解自己身體健康惡化的疑案上“栽了跟頭”:一年前心梗發作,他誤以為是食物中毒置之不理,結果導致健康狀況逐漸惡化,一度發展為心衰。幸虧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心內四科專家團隊抽絲剝繭,找出了致病元兇——心肌梗死導致的缺血性心肌病,才將老郭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
心內四科專家團隊抽絲剝繭找出了致病元兇。通訊員供圖
老民警離奇“中毒”
59歲的郭警官從事刑偵工作多年。在同事眼中,他足智多謀,心思縝密,屢破要案;在妻子眼中,他嚴厲果敢,固執己見,說一不二。
去年中秋節當天,忙碌一天的老郭晚上回家后,拿起餐桌上的月餅便吃了起來。“餓了一天,遭不住”,說話間,他突覺胸口一緊,似乎有塊大石頭綁在胸口,令他動彈不得。緊接著,胃里一陣翻涌,惡心卻又吐不出來。胸部憋悶的感覺越來越強烈,像是緊箍咒套在了胸膛,讓他難以招架。他掙扎著喊了好幾聲,才驚動廚房里的妻子。
聞聲而來的妻子嚇了一跳,平日身強力壯的老公此刻面色蒼白、滿頭大汗,癱坐在沙發上。“我食物中毒了,快送我去樓下的診所”,拗不過他的妻子只好陪著他去了診所。
“老郭,你這個不像食物中毒啊,可能是心臟有問題!”診所醫生提醒老郭,同時緊急給他做了個心電圖。但單從報告來看,就是“心跳慢一些,不像是什么大問題”。自覺緩過來了的老郭,拒絕了醫生讓他上大醫院的建議,直接回家了。
此后,老郭明顯感覺到體力與從前相比下降不少,食欲也差了很多,干啥都提不起精神。
“中毒”一年惡化為心力衰竭
一晃過了三個月,老郭的食欲越來越差,但肚子卻慢慢大了起來,肚皮變得硬邦邦的,肚臍甚至由原本凹陷變得向外突起。與此同時,腳背也逐漸浮腫,手指一按就會在腳背上形成一個坑,最后連鞋子都穿不進去了。
老郭再到醫院就診,直接被診斷為“心力衰竭、腹腔積液”。經過半個月的治療,他的癥狀好轉,肚皮不鼓了,腳也不腫了,便嚷嚷著出院。醫生建議其進一步檢查,以明確引起心力衰竭的原因,老郭再一次拒絕了。
出院后,斷斷續續吃著“利尿劑”等藥物,老郭又把病情拋諸腦后,一心撲在了工作上。今年10月,他再次因為喘氣、肚子脹、食欲差、下肢腫、不能平臥睡覺等癥狀,住進了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心內四科的病房,這次發病比上次住院時的情況更加嚴重。
患者治療前后胸片檢查報告。通訊員供圖
超聲及胸片檢查證實,老郭右側胸腔里充滿了積液,大量的積液擠占了肺組織的空間,導致右肺無法正常呼吸。同時腹腔內也有較多的積液。結合既往病史及臨床表現,接診醫生關紅菁教授作出了“心力衰竭、多漿膜腔積液”的診斷。
為解決胸腔積液的問題,關紅菁教授給其右側胸腔內放置了一根引流管,將胸腔內的積液像自來水一樣放到體外,3天內引流出4000ml積液,再配合“強心、利尿、抗心臟重構”等專業治療,老郭終于恢復了暢快呼吸:肚子不再發脹,食欲顯著增加,下肢浮腫完全消失,夜間也可以平躺著睡覺。復查胸片,胸腔積液完全消失。
醫生幫助老郭“斷案”
癥狀改善了,老郭又一次要求出院。關紅菁教授綜合已有的資料認為,雖然心電圖沒有典型陳舊性心肌梗塞的表現,但一年前郭警官所謂的“食物中毒”,實際上可能是“心肌梗死”。這是一種常見的心臟疾病,臨床表現除了胸痛、胸悶、大汗,還包括干嘔、腹痛、暈厥甚至牙痛。在醫生的一再建議下,老郭接受了心臟磁共振及冠狀動脈檢查。
果不其然,磁共振提示老郭心臟的部分區域,肌肉層明顯變薄、收縮能力喪失,而該區域為右冠狀動脈這根血管的供血區域,恰好冠狀動脈的結果也提示“右冠狀動脈閉塞”,與磁共振的結果高度一致。據此推測,一年前老郭自以為的“中毒”,大概率是因為“右冠狀動脈”堵塞,引起“下壁心肌梗死”,進而引起缺血性心肌病。這正是導致他心力衰竭的真正元兇。
為了進一步明確診斷,患者接受了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結果顯示右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閉塞,包明威教授、王朗教授和張逸杰副教授仔細分析影像后認為,右冠狀動脈閉塞是引起患者下壁心肌梗塞和心力衰竭的根本原因。在江洪教授的指導下,包明威教授團隊認真研究了手術方案,并決定開通已經閉塞長達1年的右冠狀動脈。在張逸杰副教授配合下,包明威教授精細操作導絲艱難地通過了病變,擴張后順利植入支架,使閉塞的血管完全恢復了血流。
順利植入支架后,閉塞的血管完全恢復了血流。通訊員供圖
術后第4天,老郭康復出院。摸著自己平坦的肚子、看著完全消腫的腳背,他百感交集:“破了一輩子案,沒想到因為固執己見,為自己斷了一樁冤案。以后一定聽從醫生指導,認真吃藥,科學看病。”
包明威教授提醒公眾,心肌梗死早期,心電圖和心肌酶存在動態變化,不能僅憑心電圖就排除心肌梗死。部分心肌梗死的癥狀有迷惑性,易被誤診為胃病、急腹癥、牙痛、肩關節炎。“胸痛直接上大醫院”,才是正確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