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故宮瑞獸“甪端”為原型的故宮博物院首部音樂兒童劇《甪端》于2022年9月在中央歌劇院成功首演,其后又登上了2023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春晚,并在元宵佳節之際登陸國家大劇院的舞臺。今年3月開啟全國巡演,繼上海、重慶、廣州、深圳、北京演出之后,獲得了無數家長孩子的喜愛。作為一部音樂兒童劇,《甪端》融合了戲劇藝術、傳統文化和現代科技,不斷為家長和孩子們送上沉浸式體驗的饕餮“盛宴”,觀影口碑極佳、好評不斷。
(資料圖片)
這個暑假,安徽的觀眾們有眼福了,《甪端》要來合肥啦!
歷時三年匠心打造的故宮博物院首部音樂兒童劇《甪端》,由故宮博物院和藝瑞奇國際文化聯合出品?!懂f端》主創團隊從故宮博物院的186萬余件(套)藏品中提煉角色原型,通過獨特的造型和鮮明的性格特征賦予每件文物以靈魂。
“如果你暫時不能走進故宮,就讓故宮走近你!”
《甪端》秉持著這樣的創作理念,從戲劇表演、原創音樂、舞美設計等方面精益求精,追求傳統與創新、文化藝術與現代科技的完美融合。為了實現文物在觀眾眼前“活”過來的逼真效果,該劇運用超大實景道具配合裸眼3D等前沿科技打造華麗震撼的舞臺,給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沉浸式故宮探索之旅。舞臺布景展現宏偉、莊重的歷史感,配合裸眼3D等多媒體技術,營造出美輪美奐的意境和氛圍,帶領觀眾走近故宮、走入歷史,與文物進行一場超越時空的對話,近距離感受六百年紫荊城的“脈搏”,聆聽中華文韻千年的律動。
該劇在裸眼3D、AR技術和全息投影等現代高科技的加持下,諸多故事場景悉數呈現于舞臺:甪端和他的“文物小伙伴們”站在故宮屋頂仰望繁星布滿夜空,眺望北京城萬家燈火、夜景美如畫;還有故宮文物南遷的歷史,在主角的追憶講述下,通過影像+戲劇表演進行表達,更為直觀且極具感染力,令在場觀眾無不動容。以及,尾聲巨幕展現的故宮博物院數字文物庫中,數以萬計的珍貴典藏讓觀眾在方寸之間一覽千年,大飽眼福,備受震撼。
用一部戲“復活”故宮文物,撬動大小觀眾的心
故宮博物院首部音樂兒童劇《甪端》首演于2022年秋,一經推出便吸引強烈關注,開票僅5天即售罄。經過巡演之后,《甪端》收獲了更多的粉絲。觀眾心聲“大人喜歡、孩子們更喜歡!”大小觀眾紛紛喜歡上了小甪端、蛇爬爬、金甌永固杯、梅雀圖、平復帖等鮮活的文物,還有很多小觀眾被故宮御貓和美麗的小蝴蝶圈粉,故宮脊獸行什、“七姐八哥”的粉絲們亦不在少數。家長們表示觀演后想盡快帶著孩子們走進故宮博物院,更近距離感受文物魅力。
“子子孫孫永寶用” 闔家歡承好家風
雖是兒童劇,《甪端》卻能讓各個年齡段的觀眾都有所觸動。劇中時時念起的臺詞“子子孫孫永寶用”,是青銅器上常見的銘文,寓意器物永世流傳,后世子孫也一如既往地銘記和珍愛祖先的功德與榮耀。這正是《甪端》的文化內核,不僅讓孩子們,更讓家長們思考生命的價值和傳承的意義。還有一些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很難用說教講清楚的問題,比如如何化解友情中的沖突,如何面對隔代觀念上的差異,面對不同意見時該怎樣解決處理等等,《甪端》都提供了借鑒方案。
“紫禁城在北京,六百年度光陰,一草一木皆有靈,夜半輕輕側耳聽……”這個暑期,《甪端》帶你一起游紫禁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