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1支隊伍、1600名選手參賽。WRCT 2024世界機器人大賽青少年機器人設計大賽ENJOY AI上海市選拔賽8日至9日在上海大學寶山校區(qū)舉辦。在眾多的參賽隊伍中,上海星河灣雙語學校是亮眼的存在。
人才是創(chuàng)新的“第一動力”
作為教育部辦公廳公布的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之一,WRC實現(xiàn)了多個競賽項目的大賽成績國際互認。上海星河灣雙語學校教育發(fā)展基金會代表唐其時在開幕式上表示,新質生產力不僅代表了科技創(chuàng)新、生產模式或生產力創(chuàng)新,更重要的是代表青少年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人才是創(chuàng)新的核心要素和第一動力。

圖說:上海星河灣雙語學校教育發(fā)展基金會代表唐其時在開幕式上致辭
在當前的教育新形勢下,人工智能等新型技術迅速發(fā)展,如何與學校的教育相融合,促進和助力學校教育更上一個臺階,是唐其時及其所代表的基金會常思考的議題。支持承辦世界機器人大賽等重要科普類賽事是上海星河灣雙語學校及其教育發(fā)展基金會尋找的“通道之一”。
“希望通過支持承辦世界機器人大賽這樣的重要科普類賽事,不斷吸引世界范圍內青少年群體的廣泛參與,提升青少年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水平,使之成為青少年充分展示自己以及交流學習的重要平臺,進一步推動全球創(chuàng)新人才、科技人才的培養(yǎng)。”唐其時說。

圖說:WRCT 2024世界機器人大賽青少年機器人設計大賽ENJOY AI上海市選拔賽現(xiàn)場
師生協(xié)力贏取“未來競爭力”
來自星河灣雙語學校7年2班學生龐昊楊踴躍報名世界機器人大賽。一直喜歡動手制作各種小裝置的他,現(xiàn)在對能動的、能編程控制的機器人尤其感興趣。
通過參與大賽,龐昊楊也收獲頗豐。首先是編程技能,其次是團隊合作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次比賽讓我們在動手能力、邏輯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這也是一次非常歡樂的賽事。”

圖說:WRCT 2024世界機器人大賽青少年機器人設計大賽ENJOY AI上海市選拔賽現(xiàn)場
同樣在比賽中“獲得能量”的還有星河灣雙語學校12年級4班學生陳潤杰,在VEX世界錦標賽中,讓他印象深刻的是和來自世界各地的近1萬1千支隊伍交流和合作。面對各種背景,各種語言的參賽隊伍,盡管很多時候得依靠谷歌翻譯來交流,但是對于比賽的熱情,對于勝利的渴望,以及對于精巧設計的癡迷是完全共通的。
“我在給大學提交的申請材料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就是社團在機器人比賽期間記錄的設計以及思路的工程筆記, 通過這個日積月累的筆記,我向大學招生官展示了我的理工科素養(yǎng),幫助我得到了英國牛津大學以及美國芝加哥大學的錄取。”陳潤杰說。

學生持續(xù)“輸出”離不開老師不斷“輸入”。星河灣初小機器人負責人嚴嘉捷告訴記者,針對這次世界機器人大賽,其準備工作主要集中在機器人設計、編程與測試、團隊協(xié)作與策略制定等方面。
具體來講,團隊成員根據(jù)WRC的比賽規(guī)則,設計并構建機器人。編程是賦予機器人“生命”的關鍵一步。隊員們需要編寫高效的代碼來控制機器人的運動和響應,并通過持續(xù)的測試確保機器人能在比賽中發(fā)揮最佳性能。此外,機器人大賽不僅僅是技術的比拼,更是團隊協(xié)作和戰(zhàn)略布局的較量。隊伍成員之間的有效溝通和角色分工至關重要。同時,根據(jù)比賽的不同階段和對手的表現(xiàn),靈活調整戰(zhàn)術和策略也是獲勝的關鍵。
不同年齡段的學生能從機器人身上獲取不同知識。星河灣雙語學校高中機器人負責人郁文捷指出,相比初小學生,高中學生普遍已有一定地邏輯思維能力,在高中機器人活動和競賽的過程中,能夠讓學生更多地接觸到工程和設計和編程算法上的細節(jié),培養(yǎng)他們在實際工程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參與國際機器人競賽和活動對學生而言是會是一次不一樣的體驗,可以幫助他們了解不同文化和全球科技發(fā)展的趨勢,成績優(yōu)異也會助力升學。
“中國核·世界流”教育理念培養(yǎng)“未來人才”
師生協(xié)力贏取未來競爭力的背后是學校理念的支撐。上海星河灣雙語學校黨總支書記胡清湉介紹,星河灣雙語學校強調“中國核·世界流”的教育理念,這一理念在實際教學通過課程設置、全人教育的實踐、師資力量的國際化與本土化結合、個性化教育與全球視野的培養(yǎng)等方面體現(xiàn)。

圖說:WRCT 2024世界機器人大賽青少年機器人設計大賽ENJOY AI上海市選拔賽現(xiàn)場
具體來講,學校在1-9年級的國家義務制教育課程中,不僅遵循中國教育大綱,確保學生掌握扎實的基礎學科知識,還適度整合了國際先進的教育元素。學校不僅關注學術成就,還重視學生在修養(yǎng)、潛能、境界等非學術領域的全面發(fā)展。學校擁有一支中外結合的教師團隊,他們共同授課,不僅傳授專業(yè)知識,還通過各自的背景和經驗,讓學生在日常學習中體驗到不同文化的碰撞與融合。學校通過發(fā)現(xiàn)和發(fā)展每個學生的獨特優(yōu)勢,學校為學生提供定制化的學習路徑和豐富的選修課程,鼓勵學生參與國際交流項目。
未來星河灣雙語學校及其發(fā)展教育基金會將如何發(fā)展創(chuàng)新?唐其時強調,一是深化學校人工智能課程融合與創(chuàng)新,持續(xù)優(yōu)化和深化星河灣雙語學校“中國核·世界流”的課程體系。二是強化個性化學習路徑,利用大數(shù)據(jù)和人工智能技術,建立更加精細化的學生學習分析系統(tǒng),為每位學生量身定制個性化學習計劃。三是增強國際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擴大國際合作網絡,與更多世界頂級教育機構建立深度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更多海外學習、實習和交流的機會。(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