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楊宏斌 中國紀檢監察報記者 王鵬志
“我們蝦田缺水……”11月3日一大早,石首市高基廟鎮10余名小龍蝦養殖戶心急如焚,他們找到正在該鎮開展下沉遍訪的石首市紀委監委干部。
原來,鎮里在架橋時,為方便施工排干了水渠,但因蝦農事先儲水不足,加之近期天旱,10余戶蝦農的8000余畝蝦田嚴重缺水,若不盡快解決,將損失慘重。
下沉遍訪干部迅速協調該鎮相關部門去察看。經商議,決定通過另一條水渠向蝦田引水解困。蝦田的用水難題僅用半天時間就解決了。
今年,省紀委監委把組織全省紀檢監察機關開展巡回下沉遍訪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大力推動全系統干部下沉一線,把接訪桌搬到群眾家門口,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
紀檢監察干部“沉下去”——
變群眾跑腿為干部跑腿
“路燈裝了,座椅安了,健身器材配備了,住在這個小區更舒心!”秋日暖陽中,宜昌市猇亭區興發花園小區居民們邊曬太陽邊贊嘆。
今年,該區紀委監委在開展巡回下沉遍訪時,得知興發花園小區改造工程見效慢、群眾不滿意的情況后,委分管領導多次到社區調查督辦,僅一個月時間,16盞路燈復亮了,20把座椅安裝到位了,健身器材安全動起來了,小區1400多居民無不拍手稱贊。
今年以來,省紀委監委領導班子成員分別赴省群眾來訪接待服務中心接訪,聽取群眾反映,督促紀檢監察機關按程序調查核實個別單位濫用審批權執法權、損害營商環境等問題,解決群眾合理訴求。
各級紀委監委充分利用村村響、電子屏、微信等方式開展宣傳。各流動接訪小組在鄉鎮(街道)、村(社區)擺攤設點接待來訪群眾,當面聽取群眾反映的問題。
變群眾跑腿為干部跑腿。下沉遍訪工作開展以來,全省各地紀委監委開展下訪9640場次,接待群眾來訪20384人次,接受群眾咨詢、開展政策宣傳15848次,受理檢舉控告1385件,移交職能部門3155件。
矛盾問題“浮上來”——
督促解決群眾合理訴求
“紀委是在為我們撐腰,我對調查結果和處理情況很滿意!”8月4日,棗陽市琚灣鎮紀委核查組向劉某反饋結果時,劉某激動地說。
此前,劉某向下訪干部反映該鎮蔡西村11組組長申某只有確權耕地面積5畝,卻申報地力補貼面積31.58畝。鎮紀委“接訴即查”,查明劉某反映的問題屬實,最終申某退還了其違規領取的補貼。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在下沉遍訪中,瞄準群眾最需要解決的地方精準發力。各級紀委監委領導班子成員包案督辦疑難信訪問題,帶信下訪,督促、指導承辦部門認真核實,查清問題,確保“案結事了”。截至目前,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共向相關部門移交群眾訴求3155個,協調督促解決群眾合理訴求3210個。
“現在路面修好了,不再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近日,面對上門回訪的京山市曹武鎮紀檢監察干部,居民周銀江豎起大拇指。
之前,該鎮工貿路某路段長期坑坑洼洼,車輛行人通行困難。曹武鎮紀委在開展下訪時了解該問題后,及時督促相關部門整改落實。不到半個月,硬化路面100余米,徹底解決百姓出行難題。
背后原因“挖出來”——
查處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
“車位增加了,停車收費也下降了!”8月6日,枝江市紀委監委工作人員來到該市禮化路停車場實地回訪,一名群眾滿意地說。
全省各級紀委監委把開展停車收費“微腐敗”專項監督,作為持續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的具體行動,嚴肅查處停車行業“圈地為場”“人情停車”“私分截留”等腐敗問題。截至目前,主管部門移交、審計移交和起底相關問題線索153件,共組織處理107人,黨紀政務處分9人。
群眾身邊的腐敗和不正之風問題背后,往往隱藏著深層次原因。今年,全省各級紀委監委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問題,持續糾治群眾身邊“微腐敗”。5月至10月,全省共查處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3654個,處理4919人,其中給予黨紀政務處分3062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