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 (記者文俊、通訊員盛建新、林洪)11月9日,湖北科技系統推進科技強省建設視頻會上,省科技信息研究院發布了《湖北區域科技創新生態指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分析了全省各市州2019年度科技創新指標數據和排位情況。記者獲悉,這是湖北首次以指數形式發布的關于全省及各市州科技創新生態綜合評價報告。
該《報告》從科技創新投入、企業科技創新、科技創新產出、高新技術產業、科技創新成效5個方面,采用22個二級指標構建了湖北區域科技創新生態指數指標體系,對各市州科技創新生態指數進行了測算。
《報告》顯示,湖北科技創新水平明顯提升:2019年,全省科技創新投入躍居中部第一,投入強度全國排位上升1位;企業科技創新更加活躍,有R&D活動的企業較上年增長33%,有研發機構的企業增長55%;科技創新產出全面提升,有效發明專利增長22%;高新技術產業位居中部首位,增加值較上年增長34%;科技創新成效大幅增強,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額增長77%。“一主兩翼全域”創新發展態勢較好:武漢的中心城市創新優勢領跑全省,科技創新生態指數全省第一,科技創新投入、科技創新產出、高新技術產業、科技創新成效4個一級指標均居全省首位,在湖北科技創新中占據主導地位,創新優勢非常突出。宜荊荊、襄十隨兩翼創新發展格局初步形成,兩個副中心城市對湖北科技創新的帶動作用明顯。黃石、孝感、咸寧、鄂州等地呈現多級創新發展態勢,科技創新發展也較快。
《報告》顯示,湖北各市州科技創新生態呈梯次分布:根據科技創新生態指數,按照聚類分析的方法,將全省17個市州分為三個梯隊:第一梯隊:創新能力較強的地區,共有5個,包括武漢、宜昌、襄陽、黃石和十堰。第二梯隊:創新能力處于中等的地區,共有8個,包括荊門、孝感、咸寧、鄂州、荊州、仙桃、黃岡和潛江。第三梯隊:創新能力相對有待提升的地區,共有4個,包括天門、隨州、恩施和神農架。各市州科技創新生態發展不平衡:與上年比較,全省區域科技創新生態指數提高3.99個百分點。其中,咸寧、十堰、天門和恩施4個地區高于這一增幅,實現較大提升;鄂州、襄陽、神農架、潛江和武漢較上年呈現不同程度下降。



